红雨|500年一遇是什么?不用等500年?1原因极端暴雨将增加
【红雨/天文台天气/停课/黑雨/黄雨/水浸/雨量/大雨】天文台于今日(14日)上午5时55分改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表示香港广泛地区已录得或预料会有每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的大雨,且雨势可能持续。教育局宣布所有上午校及全日制学校今日停课。“500年一遇”、“百年一遇”等说法再被提起,这些词语亦似乎变成了大雨、水浸代名词。
到底“N年一遇”是甚么?事实上,天文台曾撰文解释,“N年一遇”或“重现期”是统计学概念,所指的是重复发生同一事件的平均所需时间,而对于以往未曾发生过的极端事件,也可透过统计方法从现有数据分布延伸估算。天文台亦指出,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极端事件增加,重现期亦会随之缩短。
多区大水浸 黄大仙成重灾区
天文台文章以虚构数据为例解释,假设过去50年内曾有2次年最高每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纪录,以统计学方法便可估算出更长期雨量分布,可得出1年发生这个事件的机会率是2%。再计算机会率的倒数,即1÷2%,便可得出重现期估计为50年。
值得注意的是,重现期只是由概率推算出来的期望值,即使计算得出某事件平均N年会出现一次,亦不代表N年内必然会发生。此外,由极端事件发生次数稀少,历史数据年期亦有限,都会影响估算准确度,而只要新增一两次极端事件,也可能大为影响估算结果。
渠务署曾以排洪角度指出,下雨持续多长时间,对某一个地区排水系统会有不同程度影响,因此计算大雨重遇期时,必须评估对受大雨影响区域最关键的降雨时间长短。
多名气象专家均提到,气候变化下,类似今次暴雨极端事件会愈来愈“常态化”。而天文台亦指出,不同电脑气候模式都预测,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事件会增加,亦即重现期亦会愈来愈缩短。
现时渠务署防洪标准,要求市区排水干渠系统能够应付重现期为200年一遇洪水。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亦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次的“500年一遇”说法,是由过去雨量纪录推算出来的数字,指出近年每小时雨量接连破纪录,而且上升幅度高,需要新的、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统计推算,认为渠务署宜及早以最新观测数据更新设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