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灾折射私营安老院长期挤迫欠人手 政府修例改善能否解决问题?

撰文: 陈嘉慧
出版:更新:

第五波新冠疫情下,安老院舍经验极为惨痛,几乎全数爆疫,离世院友更占所有新冠死者逾半。事实上,现时安老院舍资助宿位难言足够,大部分有需要长者需会入住质素参差的私营院舍宿位。

“01研数所”比较资助及私营宿位,发现两者每月平均成本可相差逾万元,反映两者人手及设施水平悬殊,同时一般私营宿位人均面积最低要求仅6.5平方米,远较台湾、日本等地要求低,挤迫及通风问题恐加剧疫情。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荣休教授周永新形容,安老院舍质素问题,是资源不足、现行条例要求低,以及以最基本标准监管下的“恶性循环”,建议当局更多向私营院舍“买位”,以让院舍增聘员工、改善环境,同时加强监管。

本港现时有700多间受《安老院条例》规管的院舍,按营运模式可分为四大类,政府津助安老院、合约院舍、非牟利自负盈亏安老院,以及占比多达75%的私营安老院。随著人口老化,近年安老院舍宿位需求增加,现时本港有约6万名长者入住安老院舍,当中资助及非资助宿位比例约为4比6 ,而非资助宿位中,近八成由私营安老院营运。

资助宿位僧多粥少 平均轮候三年多

按照顾程度不同,一个资助宿位平均每月资助额介乎约1.8万至2.6万元,长者只需支付约2,000元月费,资助可保证设备、人手达到一定水平。但长者须透过“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申请,截至去年底资助宿位(包括“买位”)约30,344个,而仍在轮候人数超过2.9万人,其中津助及合约院舍宿位平均轮候期可长达三年多。

虽然近年政府持续增加院舍拨款及宿位数量,仍难以应付需求,不少长者因而先入住私营院舍,而低收入长者一般只能依靠综援或津贴。现时需长期护理长者每月综援金额为6,655元,加上370元院舍补助金等,合计仅7,025元,长者只能“将价就货”选择收费较低的宿位。相较一个资助护理宿位每月可获约2万元的补贴,私营宿位长者可享资源较之少逾万元,加上收费另需扣除租金成本及利润等,这些差距都会反映在宿位质素上。

有资助、无资助 长者可享宿位资源差距逾万元

社署一直透过“改善买位计划”,按每个宿位平均约1.6万元的资助额,向私营院舍买位。然而,现时仅约190间私营院舍参与计划,参与率约25%;“买位”宿位仅约10,200个,占比20%。

本港第五波疫情感染死亡个案超过8,000人,当中逾半为院舍长者。劳福局长罗致光早前指,第五波疫情前已著手提升院舍通风能力,然而安老院面积、人手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或加剧今次疫情。此外,当局仅于第五波疫情早期公布爆疫院舍名单,社会未能对院舍人手、环境及疫情作更深入研究。

港院舍面积人手要求逊日、台

《安老院条例》列明本港安老院人均面积要求6.5平方米,而政府对甲一“买位”宿位的要求是人均9.5平方米,但都低于日本长者护养设施人均10.25平方米,以及台湾长期照护机构16平方米的要求。人手方面,本港一般中度照顾安老院要求日间一名员工对院友比例为1比24、甲一“买位”要求为1比10。比较之下,台湾人手对院友要求达1比7.5,日本护养设施要求更高达1比3。

事实上,本港《安老院条例》自1996年生效沿用超过25年,社会一直有声音要修例提升院舍规格;政府终在2018年成立工作小组,并计划于今年内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条例草案,包括建议提升人均楼面面积至8平方米,以及增加护士等员工人手等。

罗致光早前于网志上写道,《安老院条例》当年订立最低人均楼面面积为6.5平方米,当年是个妥协;对此政府一方面透过“改善买位计划”,提升私营安老院服务水平,包括人均楼面面积至9.5平方米,另一方面透过修改法例,增加人均面积及人手比例。他提到,法例有待完成政府内部程序及提交立法会,但由于修例建议内容早已公开,不少私营安老院的经营者已心中有数,“不作改善便知大约于何时要结束营业”。

罗致光4月中于立法会财委会上表示,政府将于2022/23年度起增加1,580个资助安老宿位,同时由本年度起会透过增拨资源,与“改善买位计划”的甲二级院舍商讨修订服务合约要求,将服务水平提升至甲一级标准。

学者:条例仅列最基本要求

对于安老院舍环境及人手,周永新形容是资源不足、条例要求低、以最基本标准监管下的恶性循环。资源方面,他解释,长者一个月综援加上其他特别照顾津贴,仅约9,000元;私营院舍很难以此提供合理环境,只能提供最基本照顾、按防火条例提供空间等,事实上不少安老院都相当挤迫。

至于现行条例于30多年前草拟,是多重妥协下的产物。周永新说,当中要求如空间标准等,不少是最低要求,再以此标准去监管,可谓“恶性循环”。而现时院舍人手难求,他认为归根究底是资源不足,职位人工低无吸引力,更遑论聘请护士等医疗专业人员。

他续指,院舍员工未必有医疗知识,加上环境挤迫,疫情传播可以很快,一出现感染亦只好召救护车,因而出现2-3月时公立医院的情形。他认为,政府当时倘能尽早安排院舍隔离、康复中长者暂托安置,可避免更多连环爆发。

倡增加“买位”加强监管

社会有指此前长者接种意愿一直较低。周永新说,问题不应只推在长者身上,客观情况是院舍内长者多数行动不便,而此前较少上门打针的安排,长者要接种亦较困难。

如何避免一旦出现第六波疫情,院舍再受重创?他认为短期内当局可增加向私营院舍“买位”,以让院舍可增聘照顾员,或减少院友人数,改善挤迫情况,此外政府“买位”后,表示已向院舍提供资源,也可令监管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