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失衡 女生24岁求爱形势逆转 姊弟恋增成功机率

撰文: 黎颂诗
出版:更新:

近日,政府统计处公布了2016年中的人口普查结果,“男少女多情况加剧”又成了舆论的一个焦点。结果显示,去年每千名女性有925名男性。不过,再细看年龄组男的区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关数据显示,3个包含适婚年龄人口的组别,发现15-24岁的组别男性人数比女性多出七千多,是男多女少的格局,但24-34的组别出现大逆转,女多男少的情况大幅加剧,女人比男人多出166000人,而35-44岁组别更加是重灾区,女多于男215900人。即使将整体35万外籍家庭佣工数字都在算在这两组别中撇除,亦不足以抵销24到44这年龄层的女性,大幅多于男性的事实。明显地,年过24才开始求偶的话,竞争已转趋激烈,而且单从数字推断,在同年龄层当中找伴侣更是越大越困难。

姊弟恋像要成为一种时尚,近年香港最深入民心的姊弟恋形象要算这一对。(《志明与春娇 》剧照)

希望找到另一半的女性,看来要将眼光放远大点。事实上,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多本地女性北望神州,嫁给内地男(每3对中港婚姻,就有1对的新娘为港女)。若坚持以港男为目标的女性,则“姊弟恋”肯定是提升求爱成功率的大出路。尤其已介熟女之年的,更要放开怀抱,把目光扩展至男女失衡情况未至太严重的年龄层,扩大择偶范围。

虽然传统上,大部分人认同男大于女的配搭,但明显“姊弟恋”早已成为潮流,不仅是两岸三地,甚至在日韩,都是恋爱关系的热门话题。亦曾有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男性指,选择对象时不介意对方比自己年长或不会以年龄为考虑准则。不过换个角度看,女人选个比自己年轻一截的男人作伴,倒也很有压力。除了有可能出现的经济条件上的差异,“会不会被他当成阿妈般依赖?”也是不少女人的大顾虑。

近年“姊弟恋”的戏码红遍东西方,大量电影及电视剧都以此为题材。图为2013年热播韩剧《听见你的声音》中李宝英与李钟硕的姊弟恋。(《听见你的声音》剧照)

有恋爱专家指,“姊弟恋”要成功(保持健康的恋爱关系),女人的态度也相当重要,首先是别以年龄去标签自己。为什么年轻的男性会选择你?因为喜欢的是你。所以那些叫人刻意扮年轻,所谓降低视觉年龄等贴士都是把女人引导往错误方向--年纪大就是失败。乐意接受姊弟恋,却不想交上那些老想停留在“哺乳期”的嫩男?专家给你几个贴士:

不用年龄为自己定位
女人未到30就好像要迫著把自己归类成“中女”,“我年纪不小啦”“年纪大不行啦”等等的说话老挂在口边,又或者反过来,经常以“早前人家把我当成学生”“你觉得我像几岁”等等为话题。无论是认老还是扮细,都别再继续,那只会让年龄成为你身上的焦点。

别刻意和更年轻的女生比较
“我不能输给后生女”这种想法要不得,因为本身已是自觉“老了”的表现,越年长,越要更“自在”,坦然地去欣赏比自己年轻的人,也更易吸引“弟弟”的目光。

别把较自己年轻的男人当孩子
有些男人会认为“找个年长的女友会更懂照顾人”,要陷入“姊弟恋”的你倒要问问自己,是否一心为了担当“大姐姐”甚至“阿妈”的角色。提醒自己,在一段关系中,你是“女人”而不是“比他大的女人”。

别摆长辈架势
年纪越长自然阅历越多,也许你真的见多识广,但别老以长辈的姿态去谈论甚至批评身边的人和事。太强调自己的价值观而否定其他,是种“老态”。成熟女人的优点可能有它的魅力,但切忌用口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