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影业经典商标揭秘 “火炬女神”原来真有其人

撰文: 王诵贤
出版:更新:

香港近期因Omicron变种病毒株杀入社群而导致需要收紧防疫措施,15类处所,例如主题公园、酒吧及戏院等,需要暂时关闭至年初三(2月3日)。虽然未知戏院等15类场所能否如期重新开业,然而在戏院暂停营业前,由汤贺兰(Tom Holland)主演的《蜘蛛侠:不战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人气可谓一时无两。当影迷入场观看电影时,相信必定留意到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影业(Columbia Pictures)的“火炬女神”。大家又知不知道,原来当年“火炬女神”是根据真人来绘制的。

《蜘蛛侠:不战无归》的制片商有哥伦比亚影业、Marvel Studios及Pascal Pictures,而电影发行则由SONY负责。(《蜘蛛侠:不战无归》剧照)

老牌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制作过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近期的热话当然要数《蜘蛛侠:不战无归》,其他的还有《小妇人》(Little Women)、《逃出魔幻纪》(Jumanji)系列及《黑超特警组》(Men in Black)系列等。每当影迷入场观看电影时,总会看到一位举着火炬的神秘女子,庄严的样子让人以为是希腊神话中的某位女神。没想到,“火炬女神”是根据真人来绘制的。

“SONY”商标出现后,紧接出场的是“哥伦比亚影业”的商标。(影片撷图)

其实在1919年,Jack Cohn及Harry Cohn两兄弟联同Joe Brandt成立了哥伦比亚影业的前身Cohn-Brandt-Cohn Film Sales Corporation。在1924年,两兄弟买下当时公司其余的股份,正式改名为“哥伦比亚影业”,而当时公司的商标是一位身披长袍手持盾牌的女战士,是参考了在1916年至1930年使用过的25美分硬币图案。4年后,即1928年,才换成影迷熟悉的“火炬女神”商标。据了解,有指当时的“火炬女神”的蓝本是根据已故女星Evelyn Venable。

大家对这一幕有没有印象呢?(影片撷图)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商标在1936年换成站立,并在1943年制作了彩色版本。在1976年至1980年代,电影产业逐渐成熟,“火炬女神”也从原本静止的影像改成动态版。直到1992年重新制作,如今影迷见到的“火炬女神”商标,就是在30年前所制成的,而“火炬女神”的真身也较前期版本明确。

+5

当时年电影公司找来艺术家Michael J. Deas构思新版“火炬女神”,当时她找来一位28岁曾为报纸《The Times-Picayune》担任平面设计师的Jenny Joseph担任模特儿。由于时间有限,她仅同意在中午休息时间来帮忙。

最后Michael J. Deas找来摄影师好友Kathy Anderson帮忙,并在后者位于新奥尔良的家拍摄,整个过程历时4小时。Kathy Anderson在2003年曾接受《My Filmviews》提到当年拍摄一事:“当才艺术家兼好朋友的Michael J. Deas叫我拍摄一张他用作一幅画的参考图片时,我不知道这幅画会变得如此有代表性…而《The Times-Picayune》平面设计师的Jenny Joseph是一位完美的模特儿,而其余的大家都知道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