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火星任务》种薯仔有根据 超强沙尘暴竟只属微风?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在海南文昌市发射升空,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天问一号”探测器预计明年2月份抵达火星,展开火星任务的旅程。
说起火星任务,相信大家都会记得由列尼史葛(Ridley Scott)执导;麦迪文(Matt Damon)及谢茜嘉谢西婷(Jessica Chastain)主演的《火星任务》(The Martian)。当时美国太空总署获邀参与电影拍摄,被认为是间接向外界展示人类前往火星的风险和回报。那么火星究竟暗藏甚么已知及未知的危险呢?
许多科幻小说家多年来都幻想着人类登陆火星后的画面,随着人类的航天科技不断进步,小说家对人类登陆火星后的描述变得更为准确及真实。相信大家都仍记得,《火星任务》以一场巨大的沙尘暴开始,这使当时身在火星的太空人紧急撤离。据一名美国太空总署高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行星科学家Michael Smith称:“火星每年都会出现中型的沙尘暴,它们覆盖整个大陆地区,并且会持续数星期。”
除了每年都会出现的沙尘暴外,他还指出,每3个火星年,即大约地球的5.5年,便会出现大型沙尘暴:“正常风暴就会发展成环绕行星的沙尘暴,我们通常称之为Global Dust Storms(全球沙尘暴)来区分其分别。”然而他指出,这类大型沙尘暴理应不是使身在火星的太空员陷入困境:“即使最大的沙尘暴,其风力也无法破坏太空装置。最强的火星风暴,其风速每小时达约60英里,未达地球部份飓风风速的一半。”
虽然如此,这也不等于火星的沙尘暴对完全没有威胁,因为火星上的尘埃略带静电,它们会粘在接触面上:“这尘埃会覆盖所有事物,而且它们非常坚固。”所以对于为火星设计仪器的工程师来说,如何有效解决机器上的灰尘问题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灰尘对于太阳能电池板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只有几米厚的火星尘埃足以的尘埃整个仪器,从而令太阳能电池板接受较少阳光。所以在《火星任务》中,麦迪文每天都需要花时间清理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灰尘,这或可能是未来登陆火星的太空人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至于当时惹来极大争议的火星种薯仔的桥段原来是有根有据,原来在2017年有科学家在秘鲁进行一项模拟在火星环境下种植薯仔的实验,并指出薯仔成功发芽。国际马铃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指出,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的工程师创建了一个立方体卫星的封闭环境,并让科学家在入面种植薯仔。曾任职美国太空总署的天体生物学家Julio Valdivia-Silva称:“在类火星条件下种植农作物是这项实验的一个重要阶段。”他指出如果农作物在这极端环境下仍能生存,这些农作物在火星上生长的机会将会很大。
点选下图即睇中国“天问一号”预备及发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