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禁令推手 特朗普高级顾问米勒 在左派环境成长的极右分子 

撰文: 杨紫微
出版:更新:

“我叫米勒,来自洛杉矶,我喜欢枪。”这是米勒(Stephen Miller)在大学一年级时,向同学自我介绍时的说词。
他是白宫中的新星,年仅31岁就成为特朗普的高级顾问,与他拥有同一职阶的是总统女婿库什纳。在被称为“真正的总统”班农背后的重要一员,这个在深蓝州分加州成长的年轻人,如何走到特朗普治下的椭圆办公室,成为总统行政指令背后的重要推手?

米勒(Stephen Miller)在特朗普团队中开始锋芒毕露。(Getty Images)

白宫易主,一朝天子一朝臣,特朗普团队的“大内总管”首席策略师班农(Stephen Bannon)的地位稳步上扬,甚至被戏称为“影子总统”。有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政界普遍认为,班农是特朗普的“大脑”,促成了特朗普连串政令,包括备受争议的入境禁令。来自另类右翼媒体《布莱特新闻》的班农,令人担忧他个人的意识形态会渗透白宫。

有一句流传而久的谚语,“如果你年轻但你却是右派,你多半没有心;如果你已人到中年而你不是右派,你多半没有脑。”但这句说话人乎不再适用于现时的社会。班农系班子年青一派“人才辈出”,米勒(Stephen Miller)是表表者,年仅31岁的他现任白宫政策高级顾问,特朗普针对7个穆斯林国家的入境禁令正是他的代表作。

米勒是典型的人生胜利组,他代表了美国一众年青的精英分子,越来越多像他的年轻一辈一反“年青人就是自由派”的潮流,由自由派的左端走到保守派的右端,反映了美国社会一个怎样的现实?

De La Torre是米勒的邻里,他们都住在加州圣塔莫尼卡(Santa Monica)一个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社区。“他只有17岁,但说的话就像个70岁的老人,而且是身处30年代的。”他说,米勒早年就如“圣战士”一样对抗自由主义,他不认同,更不相信有对于少数人种的压迫存在。

米勒的家庭是典型的加州自由派,但一本枪械杂志改变了少年米勒的信念。米勒逐渐熟读美国来福枪协会主席兼演员希斯顿(Charlton Heston)的文章,希斯顿曾说过:“政治正确是种有礼貌的专制。”而米勒在后来的访问中亦表达过对政治正确的嗤之以鼻:“很难再夸大学校基本教学环境中政治正确的程度。”

米勒在中学时期的保守派思想已深深植根,图为米勒引用前总统罗斯福:“没有半桶水的美国主义。”(网上图片)

   左派摇篮 如何教出个特朗普信徒

米勒少年时,曾在投搞文章中表示:“拉登来到圣塔莫尼卡中学也会受到热烈欢迎。”

米勒就读的加州圣塔莫尼卡中学(Santa Monica high school)以其自由派的校风为名,特别是西班牙文出告示,各式各样少数民族节庆,空气中弥漫着政治正确的味道,但令米勒抖不过气来。

他在那时是个“反叛”的学生,说到反叛,也许我们首先联想起的就是一群反抗制度的热血青年,但对米勒来说,他要反抗的是这种教条主义式的教育制度下,所谓的自由派意识型态,其实只是单一地灌输到学生脑中。

“左派对右派人士打脸的方式,相信是令米勒最关注的问题。”米勒的启蒙导师之一艾尔达(Larry Elder)说道。艾尔达是洛杉矶一个保守派清谈节目主持人,他表示社会上对左右派的待遇不公:“左翼占据了学术界,占据了媒体,占据了荷里活。”

米勒现任特朗普政府的高级政策顾问。(路透社)

在911袭击之后,米勒曾在艾尔达清谈节目上表示,当地人缺乏爱国心。为此,他公开抗议其中学,没有跟随州分法例,要求学生每日进行《效忠宣誓》。米勒多番游说校方,更提出有关行为违反法例,但校方似乎依旧无动于衷。时任校长Mark Kelly回忆指,他在米勒提出抗议后,翻查法例后发现学校有改变的必要:“米勒是对的。”更在改例后邀请米勒领导宣誓。

尝到成功的滋味,米勒更加确信要即使要挑战权威,亦要捍卫自己的信念。

米勒中学时曾投搞一篇名为《杀戮时代》(A Time to kill)的文章到校报,要求对极端穆斯林分子以暴易暴:“我们都听过伊斯兰教本来是多么的和平慈祥,但无论你说多少次,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无数极端穆斯林会庆祝你的死亡,纯粹因为你是个基督徒、犹太教徒或美国人。”

“他很清楚什么样的说话和议题最能刺激进步派⋯⋯他会找出最‘低成本,高回报’的争执。”时任学生报编辑Ari Rosmarin说:“对很多人来说他的说话是冒犯性的异端邪说,但他享受千夫所指,他喜欢激起愤怒,他喜欢表演。”

米勒在特朗普的竞选活动中为他站台。(Getty Images)

   上位之路 如何爬到总统演讲写手之位

每个人都经历过“小薯仔”的年代,米勒也不例外。曾几何时,他的Email被其他共和党人当作是垃圾邮件,到了现在,即使称不上是运筹帷幄,但以31岁之龄当上总统的政策高级顾问和演讲撰稿人,绝非易事。

米勒有遇上伯乐,刚刚就职司法部长的塞申斯(Jeff Sessions)是米勒的前任上司,在当是仍是阿拉巴马州议员塞申斯麾下任职通讯主管。米勒最著名的战绩便是在2013年拉倒移民改革,这个容许非法西班牙裔移民获得美国国籍修正案在参议院通过,但最后未获白宫签署。

这个“辉煌战绩”也许是米勒一生的骄傲,种族议题一直是他的重要战场,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文化斗士”,好对抗自由派式的正统派观念。

米勒成为了特朗普龙卷风的中心,团队中一些充满挑衅性的行动,背后的重大推手就是这位年仅31岁的政场新贵。由筑起墨西哥围墙,到冲击共和党多年僵化的经济政策,再到推出禁止伊斯兰7国入境的禁令。身为“班农系”的一员,米勒将班农的左右铭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为微枝末节来到这里。”

7月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后,米勒正式成为特朗普的御用写手,他的一字一句,被赋以美国总统的重量。“米勒是一个真正的信徒,不是经过计算的民粹主义式相信,而是总统特朗普作为一个领袖。”一名在特朗普竞选活动中曾与米勒的同袍指出。

米勒和班农(前排右二及前排最右)在特朗普签署第一份行政指令时亦同场。(Getty Images)

但他在攀上权力核心的途中,亦偶有失足。特朗普签署的7个穆斯林国家入境禁令,由出发点,到选择的国家,到执行过程均引起舆论的鞭挞。米勒否认执笔撰写有关行政指令,但他极力维护这个与他身份认同议题上想法相近的行政指令,和总统特朗普在签署行政指令上的绝对权力:“那些权力极为重大。它们代表了宪法赋予的权力顶点。我们亦正在盘算新的行动,去确保我们的移民制度不会变成一个通路,放任对国家或其价值观有敌意的人进入。”

当年,米勒为塞申斯写下不少充满煽动性的演说。这份反移民的坚决,将米勒带到权力的中心,班农和一众思想相近的经济民族主义者,例如班农旗下右翼媒体《布莱特》(Breibart)的写手哈恩(Julia Hahn)。只有25岁的哈恩是布莱特的明星写手,她与米勒十分相似,同是少年得志,同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守护者,而且十分关注移民问题。

班农对米勒的宠信毫不掩饰,他曾在一封电邮中形容米勒为“在特朗普行动中一名忠诚的士兵,工人阶级的战士”。消息人士透露,米勒最新的任务是重新制订一个未公开的外来雇员规例,相信会收紧对廉价外来移工的限制。今次米勒会做足准备,与其他部门加紧合作,以免再重度修境禁令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