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障碍微电影感动网民  网民:读书唔系唯一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Facebook专页“谢谢你看见”最近上载了一套微电影【生如夏花】,片段讲述一个患有读写障碍小朋友的经历,片段上载四天已有8800多个like,7000多个share,很多网民都表示看过微电影后有很深感受。

该微电影【生如夏花】是“谢谢你看见”微电影计划的其中一套作品,由德和慈善基金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策划,并邀请年轻导演制作。期望透过电影触动大家“看见”社会上与自己不同的人,从而有多一份认识与尊重。

故事讲述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小学生一直欠交一份题目为“与众不同的我”的作文功课。老师向他的妈妈投诉,并提出要他们考虑转校的要求。这份作文功课引发母子二人在学习和自身价值上的一场小问答 ,并带出一个疑问 : “年纪愈小愈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间,谁在扶持他们的成长,谁又在拖延他们的生命?”

微电影中描述了很多读写障碍患者在现时的教育制度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患者自身的想法、家人面对的压力,以及外人的种种不理解。不少网民看过影片后都深受感动,并在Facebook专页上留言。有网民提到“好感触,因为这个制度令到d小朋友读书好辛苦。”,“睇完眼湿湿,要多啲反省下自己教小朋友嘅方法。”他们都对现时的教育制度以及自己教育的方法有所反思。亦有过来人留言鼓励 : “加油!所有小朋友!叔叔都行过这条路!唔驶怕,无咩大不了”。

网民留言妈咪和小朋友都好攰……但可以怎样呢?累人的教育……疲累、负累唔知点解睇到眼湿湿咁最后一句“我哋系咪要返屋企温默书?”好心痛,作为香港小朋友,连玩嘅时间都无。好感触,因为这个制度令到d小朋友读书好辛苦读书唔系唯一,只系一个途径,有专长要好好发挥

爸爸常常说:“写字漂亮整齐才是好孩子。”
读写障碍男孩
“我的头里住了很多怪兽,每当我读书和写字的时候,他们便会跑出来,我怎样也控制不到。”
读写障碍男孩
导演阮智谦表示透过电影,看到家长的无力感。(网上图片)

导演阮智谦 :“我希望透过微电影为观众带出一个情绪,带出无力感。”

《生如夏花》导演阮智谦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他认为在现时的教育制度下,没有方法能舒缓到读写障碍学生所面对的压力。他希望透过这个故事,让更多人能够明白这批人士的处境。

由于读写障碍的表征很轻,在他起初商讨拍摄哪个主题时,他曾考虑到读写障碍在画面的表达上可能会比较失色,但他再三想过,“如果我都不去拍这个故事,那怎样能令社会上更多人关心他们?”

阮智谦说以往很少接触患有读写障碍的人士,为了拍摄这个故事,他曾跟30个患者家庭倾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及面对的问题。这段期间,他感受到家长所说的无力感,家长都对他说现时的教育制度下,功课及考试压力过大,令读写障碍的小朋友难以应付学习,亦令他们未能发展所长,希望学校能做多一点,去真正帮助这班小朋友。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著作 《飞鸟集》
《生如夏花》是一个希望,希望小朋友能像夏天的花般盛开。
导演阮智谦

《生如夏花》是指夏天的花生命力强,比较绚丽。可是,夏天终会完结,而接下来的秋天会令旺盛的生命力变得弱小,令鲜花凋谢。生命只有一次,活得灿烂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需要把握那一个时间。阮智谦补充说 : “《生如夏花》是一个希望,希望小朋友能像夏天的花般盛开。”但现实的小朋友又能否活得如百花绽放一样美丽?

负责策划这套微电影的社联业务总监蔡剑华也表示,希望透过微电影带出一个疑问: “在现时的教育制度下,无论患有读写障碍的小朋友怎样努力,都难以符合社会对小朋友的要求,那我们的教育是否必定是铁板一块呢?” 他认为现时的融合教育并未能真正帮助到这班小朋友,希望政府可以为他们做多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