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撒娇的女人】 唐诗咏“手表理论”外 5大实用商场理论

撰文: 任意行
出版:更新:

《不懂撒娇的女人》近日热播,除了重现《创世纪》许文彪“公平咩”一幕吸引网民注意外,剧中不时出现的商业理论同样引起话题。如Cherry (唐诗咏饰)双手戴上手表向大老板游生 (袁文杰饰)解释的“手表定律”。
编剧之一的朱镜祺1988年在中文大学取得工商管理学士 ,他向《香港01》表示,希望将学过的理论融入剧本中。除了手表理论外,他亦考虑在剧中加入“木桶理论”等商科理论。以下的商科理论,你又听过几多?

剧中唐诗咏饰演的Cherry双手戴上手表,向袁文杰饰演的大老板游生大讲“手表定律”。(TVB《不懂撒娇的女人》截图)

手表理论

剧中的手表理论,简单而言就是团体中领袖太多、领导方向不同时,会令下属无所适从。就像一个人戴一只手表,会果断以该手表判断时间。但若戴上两只表,就难以判断哪只表显示的时间较准,造成混乱。

除了手表理论外,其实有不少看似理所当然的日常道理或比喻,如“温水煮蛙”及“羊群心理”亦是来自商业管理理论。而除了上述理论外,其实还有不少商界理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似曾相识:

提出木桶理论的美国管理学家Laurence J.Peter,右图为木桶理论示意图。(网上图片)

木桶理论

此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Laurence J.Peter提出,他指出盛水的木桶是由一块块木板围圈组成,若一众木板中有一块较短,便会形成缺口无法盛满木桶,故最短的木板,就决定了木桶的盛水量与它的价值。而企业则好比木桶,其价值是取决于最短的板块(缺点),而非长处。

但亦有人对Peter的理论不以为然,认为企业价值取决于其优势及特色,故不应花费太多心机补长“短板”,称为“反木桶原理”。

80/20法则

又称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由著名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 Pareto归纳观察所得而来。指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往往只取决于关键20%的原因,如1906年的意大利20%的人口,囊括该国80%的财富。后来此项观察广泛应用,例如商业活动中80%的交易量,来自于20%的客户。管理者会利用80/20法则推想生意情况,然后制定商业决策。

破窗效应指,若小失误被纵容姑息,会引起更多更严重的错误。(动画《多啦A梦》截图)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原为犯罪学理论,由James Q. Wilson及George L. Kelling提出。若放任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就如一个窗户被打破,若迟迟不修理,可能将会有心怀不轨者破坏更多的窗户,甚至犯下更为严重的罪行。引伸至企业管理中,就是管理层应重视公司中发生的小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防止员工效法,勿以恶小而为之。

《绝代商骄》宣传片截图

鲶鱼效应

不少看过剧集《绝代商骄》的观众,相信亦记得黄子华在宣传片中介绍鲶鱼效应。传说挪威人爱吃沙甸鱼,但不少沙甸鱼会在运输中途死去影响卖价。有当地渔民故意在沙甸鱼群中放入一条鲶鱼,以鲶鱼在陌生环境中猛力游动的习性,刺激沙甸鱼为逃避外来者而加速游动,增加存活机率。以企业管理角度而言,就是公司故意在外引入人才造成内部竞争,借以刺激员工的竞争意识,改善表现。

刺猬效应

最初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是以刺猬在冬天为了取暖彼此靠近,却又怕被刺伤而要保持“安全距离”的特性而命名。换到商业管理中,就是上司与下属应保持恰当距离,避免过份依赖对方。已故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深黯此道,在位期间大部份的参谋及秘书最多只会为他工作两年,因为戴高乐不想过份依靠下属办事减低自己的判断力之余,亦避免下属借总统名义结党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