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女长食“止痛药”竟患末期肾病 医生:是肾损伤最常见原因之一

撰文: 中天新闻网
出版:更新:

一名台湾65岁退休中学老师,在校时手指关节时常疼痛,原以为长年写黑板所导致,因此服用非类固醇类止痛药缓解,但退休后疼痛依续,就医诊断后发现为风湿性关节炎,同时因长年服用非类固醇止痛药,肾功能从第二期衰退为第四期,诊断为末期慢性肾脏病。

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主治医师陈晓瑱表示,该病患经半年治疗后,肌酸酐已从2.4进步到1.0(正常值约1.1),也因患者遵从医嘱用药且卫教配合度高,已脱离肾衰竭风险,病情改善许多,肾功能也进步至第二期,目前肾功能衰竭问题缓解,手指关节疼痛也获得改善!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长期使用致肾功能下降 恐致肾损伤

陈晓瑱医师说明,健保科学中药有保护肾脏的功效,近年来已陆续在大数据、人体试验、动物实验上被证实。然而,针对暴露止痛药造成的急、慢性肾损伤是否有肾脏保护作用,或是降低罹患肾病风险,目前医学上尚没有大数据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第一线药物即为非类固醇性抗炎药物(NSAIDs),但消炎止痛药是造成肾脏损伤的原因之一。根据统计,造成急性肾损伤原因前三名中,就有一项是使用“NSAIDs”(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肾脏病国际治疗指引(KDIGO)更建议长期使用或过量可能就会导致肾脏功能下降。

【延伸阅读】新冠快测买错验孕棒 男网友惊见“阳性”求教 医生:可能是癌症(点击放大浏览)▼▼▼

+11

研究证实:类风湿关节炎服用科学中药能缓解5成慢性肾脏病风险

陈晓瑱医师与大林慈济医院研究团队,从台湾2000年至2012年保险资料库中检索出慢性肾病者进行分析,匹配后共计2,712个病例及对照。其中,有706个病例和1199个对照曾接受中草药治疗。证实有服用保肾科学中药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会降低5成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陈晓瑱医师指出,过去虽证实非类固醇止痛药为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子,科学中药对止痛与肾脏有保护效果,但未有研究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如今已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服用科学中药,能有较低的慢性肾病风险。此研究已获国际期刊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刊登。

另外,陈晓瑱医师表示,台湾肾脏病人口高居全世界第一,大约有170至200万的肾脏病人,台湾慢性肾脏病盛行率已超过12%,类风湿关节炎盛行率为约占人口0.4%到1%,目前台湾约10万名病人,占免疫风湿科门诊大宗,可说是“关节炎之王”,女性发生率更是男性的9倍。研究团队更发现,八种处方与慢性肾病风险降低有关,其中包括延胡索、天花粉、葛根、大黄、芍药甘草汤、加味逍遥散、川芎茶调散和甘露饮。

【延伸阅读】女子耳朵痛去检查竟验出是癌症 医生建议:不要用棉花棒挖耳屎(点击放大浏览)▼▼▼

+6

中西医联手降低慢性肾病风险 缓解症状、减少药物依赖性

陈晓瑱医师进一步提醒,肾丝球过滤率小于60分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因有慢性肾病风险,应避开非类固醇止痛药物治疗,而改用传统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及口服标靶药。临床上可搭配针灸、科学中药辅助缓解止痛。另外,服用中草药或科学中药,也需由中医师的专业评估与建议,严谨的把关用药安全,量身打造个人化用药治疗。

延伸阅读:

汗水本身没味道!医曝臭味主因“不是太多细菌”2举动超NG

【本文获“中天新闻网”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