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遭青年用水樽扑头 港妈报警悉患自闭症不追究:多份爱同包容

撰文: 安祖娜
出版:更新:

小朋友无故遇袭,最紧张的当然是父母。有港妈日前发文,指与子女到屯门一商场逛街时,儿子突然被1名近1.8米高的青年以水樽扑头袭击,导致头部瘀伤并有细小流血伤口。港妈即时报警处理,但过程中得知青年疑患有自闭症,决定不作追究,又呼吁社会大众对患病孩子多点包容。港妈的处理方法引来家长热议,有人赞赏她愿意包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但也有人认为青年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若随便放过他或会令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有港妈指与子女到屯门一商场逛街时,儿子突然被1名近1.8米高的青年以水樽扑头袭击,她报警处理的过程中得知青年疑患有自闭症,决定不作追究,引来网民讨论。(fb“家长secrets”图片)

该名港妈投稿至facebook专页“家长secrets”,称日前带同2名子女到屯门一商场逛街,其间听到有人大叫“你做乜打人呀?”,没料行经声音来源时,1名身高约1.78米的黑衫青年突然“执起水樽车落我个仔到”,港妈吓得大叫“你做咩打我个仔呀?”,才发现儿子额头已有瘀伤,旁边亦有细小出血伤口。她事后才得知,原来事发5分钟前,涉事青年曾“起脚”踢向1名3岁小朋友。

港妈即时报警求助,等待期间她询问青年袭击小朋友的原因,对方回答指“佢哋冇用㗎,生出来系阻住地球转”、“见到佢地就憎”。她从青年的语气想到,对方的家长“应该平时咁讲佢”,遂再问青年有关父母的事,这时青年情绪波动,突然跪在地上求饶:“你放过我啦!”

港妈事后指,从青年与警员的对话中,“无意中听到佢话自己有自闭症”,因而决定不向对方追究。(fb“家长secrets”图片)

警员之后到场,了解事件经过后表示可将青年拘捕,问港妈会否提告,港妈则拒绝追究,表示“只不过怕佢伤害其他小朋友啫”。警员续称怀疑青年有精神问题,“会带佢睇医生”,再次确认她不追究后,便代为安抚受伤儿子。

港妈事后指,从青年与警员的对话中,“无意中听到佢话自己有自闭症”,因而决定不向对方追究。她坦言自己并非大好人,“我唔系咩天使,我个仔都好伤,如果对方系用玻璃樽,我个仔唔知点算”,但她认为患病的孩子需要“多一陪嘅爱同关心”,故决定给予多一份包容,更称儿子也明白事理,事后更向青年道别才离开,“照顾患病嘅小朋友好辛苦,香港人畀多一份爱,多一份包容,世界会更美好”。

港妈的处理方法引来家长热议,有人赞赏她愿意包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但也有人认为不应姑息施袭者。(fb“家长secrets”图片)

帖文引来家长网民热议,不少人讨论港妈对事件的处理方法,有人大赞她在儿子受伤的情况仍能保持冷静应对,“事主好有爱心和同理心,咁都可以咁冷静原谅佢”、“谢谢你善待他”、“好感恩有你呢种父母,虽然自己个仔被伤害到咁,但仍然能易地而处!换转系我,见到个仔伤成咁,第一刻都会好激动!你嘅冷静同观察力好值得我去学习”。

不过也有大批家长指出,港妈的行为如同姑息施袭者,直指患有自闭症并非袭击他人的理由,若没有好好教育,日后或有更严重的伤人行为,“个施袭者唔系第一次,仲要系惯犯,如果有效咁跟进治疗就唔会系惯犯喇!要帮佢唔系放生佢,包容同纵容系一线之差”、“放走佢唔等于对佢好,唔系话明白佢嘅处境就系帮咗佢,佢需要嘅系接受治疗”、“这样处理可以教到子女原谅别人,但却未能教到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和承担公民责任”。

一篇心理学研究《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报告》曾指出父母的负面教育方法,会影响子女日后的性格,如经常打骂或会令孩子变得冷酷残忍。以下是7种父母态度造成的子女性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