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家人染疫点消毒?康复后点全屋大清洁?装修佬教你13个细节位

撰文: 装修佬
出版:更新:

Omicron在本港肆虐,染疫人数每日上升,大家除了关心如何防疫之外,愈来愈多朋友研究中招后应如何消毒家居。今日装修佬就来跟大家整理一下消毒家居需要注意的事项,万一你不幸地“有咗BB”,也要做好环境卫生啊!

消毒浴室时大门把手、水龙头、马桶上的冲水器等也不要忽略,最好使用漂白水等清洁剂消毒。(网上图片)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

同住家人染疫

如有家人染疫但未需要迁移到政府的隔离设施,在家中应自行隔离。染疫家人应留在房间,确保他不接触屋内其他范围的物品,同时不要与家里的其他人共用盘子、水杯、杯子、餐具、毛巾或床上用品等个人物品。

如果屋内空间真的不足够将家庭成员完全分开,请经常消毒所有接触表面,例如电灯开关、柜台、桌子和水龙头。每位家人在家中也应戴上口罩,而口罩、手套和用过的纸巾等物品应丢弃在独立的垃圾袋中。

定期消毒屋里被频繁接触的物品

应时常清洁某些经常被接触的表面,例如门手柄、桌子、电灯开关和台面等。

隔离的房间基本清洁

如果家人的患病情况尚轻,请让他们自己打扫房间。其他家人可为病人提供专用的清洁和消毒用品,如酒精湿纸巾等最方便。

洗衫

染疫家人的脏衣服最好与他人的衣服分开,并用热水清洗,在处理前也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留意在洗涤前不要抖动衣服,在处理脏衣服过后记得洗手。

吃饭后处理餐具

病人应留在房间进食,进食过后,家人为病人处理餐具和器皿时应戴上手套,并用肥皂和热水清洗盘子和器皿,如家中有洗碗机亦不妨使用,处理用过的物品后记得要洗手。

染疫家人每次使用过的物品都要消毒清洁。(网上图片)

清洁浴室

如家中只有1个浴室,请染疫的家人每次使用后都作清洁,浴室门把手、水龙头、马桶上的冲水器等也不要忽略,最好使用漂白水等清洁剂消毒。日常用品如牙刷、毛巾等应分开摆放,避免交叉感染。

处理垃圾

为病人准备专用垃圾袋,处理垃圾时请戴上手套,处理过后也要洗手。

留意空气流动

虽然和家人要隔离,但室内空间也应保持空气流动,视乎窗户位置,尽可以开窗以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透过空气或飞沫传播。

市面上有些空气净化机声称可减少99.99%空气中的冠状病毒,如果家人不适,净化机还可以净化家中的环境空气帮助家人康复,同时保护其他家人免受病毒及细菌传染。如果担心家里空气流动的问题,又想有多层保护,可以考虑添置这类产品。

康复后彻底消毒家居大全

跟据过往的数据,染上Omicron的患者在1个星期左右就会逐渐康复,这时候就可以准备全面清洁家居了!

康复后的消毒方式与患病期间的清洁内容大同小异,只是要做得更全面和彻底。首先可准备常规的家用清洁产品,如漂白水、抹布、地拖。

温馨小提示:

1.请记得戴上手套和口罩,同时提醒自己在清洁过程中避免触摸脸部和眼睛。

2.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3.准备好漂白水、酒精或其他消毒液。

地板清洁

任何人出出入入总会接触到地板,所以康复过后请记得要彻底清洁地板,在全面消毒家居前,和清洁好各个空间后,也要拖一次地面。

衣物、布艺品

所有可以放入洗衣机的衣物、床单和其他柔软物品,均可使用普通洗衣粉和温热水清洁。谨记所有床单都需要清洗,因为病毒有可以在窗帘、床单、地毯、床垫、枕头等表面停留 2至3 天。在清洗前,请避免摇晃受污染的床单和被褥,以减少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浴室

清洁所有可触及的表面(水槽、水龙头、皂液、厕纸筒、门、把手、冲水掣等)。另外,马桶水箱也可加入消毒片或免洗消毒剂以维持消毒效果。别忘了用消毒液清洁浴室地板。

电子产品要用使用酒精含量至少为70%的酒精湿纸巾或喷雾剂来消毒。(pexels@cottonbro)

电子产品

使用酒精含量至少为70%的酒精湿纸巾或喷雾剂擦拭电子设备,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触摸屏、遥控器和键盘。

处理垃圾

请将所有受污染的废物(例如纸巾)放入单独的垃圾袋内并捆绑好,再放进一般的家用垃圾袋内。

光触媒消毒

如在消毒过后还是不放心,想替家里添置多层保护,可考虑选用家用光触媒。市面上有一些家用光触媒产品可以自己DIY喷洒,经施工的物件表面经光照射可强效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有效杀菌消毒。

清洁过后……

1. 将用于清洁的拖把头和桶浸泡在消毒剂中进行消毒。

2. 清洁消毒完成后,脱下手套和外科口罩,用肥皂和水洗手。

3. 将手套和口罩扔进双层垃圾袋中。

4. 清洁后立即淋浴和更换衣服,并尽快清洗这些衣服。

清洁技巧及小贴士:

1.先从较高的表面开始清洁,由上向下抹,最后扫除掉到地面上的任何灰尘或污垢。

2.先从较干净的空间开始,最后才前往污染较重的位置,以防在清洁期间造成交叉污染。

总结

洗手洗手洗手!很重要的事情说3次,其他消毒程序其实与日常清洁家居不相伯仲,只是需要再仔细和小心一点。各位不幸中招的朋友也不要气馁,顶住啊!

(文章标题由《香港01》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读者如有查询,欢迎向“装修佬”fb留言或私讯,装修佬将会继续撰文解答大家疑问:按此

作者简介:

装修佬是家居装修奇难杂症专家,希望透过文章分享及网上互动,解答巿民各式装修难题,改变大众对装修方式和置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