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礼物|追逐“正常”定义可致焦虑 勇敢活在框框外更快乐
编按:经常质疑自己有别与他人,想要勉强塞进“正常”的框框,有专家指长期持有这重想法会引发严重焦虑,要彻底铲除“正常”的概念,才可活得健康快乐。
“正常”的想法可说是自我怀疑的根源,就心理层面而言,“正常”这个想法本身,甚至是有史以来,对现代文化最具破坏力的冲击之一。因为在“我到底怎么了?”这种连续不断又十分普遍的负面评论之下,隐藏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就不能正常点?”它影响著我大部分的患者。
对正常的期待,可能在你呱呱落地前,当医生将你的生长曲线和其他“典型”成长的胚胎互相比较时,就在你身上留下印记。在你待在子宫的时间里,这样的比较会持续整整九个月,你的母亲认真做产前检查,不管是透过超音波、羊膜穿刺术或是触诊,来确认“你很正常”。
也许检查结果并不好,报告出现“异常”,如此一来,一波波的焦虑就会透过脐带传递讯息:“噢,不,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了,宝宝的成长没有照著标准。”直到出生时,在每次的探婴时间、年度身体检查,当然,还有开始上学后,这种和正常的比较都会继续下去。为你著想的父母和师长默默且无意识地共谋,确认你是“正常”的;任何不一样的地方,在还是小花苞时, 就很快会被摘掉。
如果你是个“好”女孩、“好”男孩,拥有能够适应社会的社交与学业技能,那么你可能很早就学会这些规则,也设法掐掉自己的“花苞”。你会把奇怪的东西去掉,也修剪不好看的部分。为了避免被嘲笑,你很快就把任何不正常的举动藏在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你“正常”了,继续过你的生活,直到某个事件闯入并打开你的内心;也许是焦虑的表现已经到达临界点,那个活在阴暗国度中真正的你,才开始展露出来。
追逐正常这道不停退后的地平线,会引发严重的焦虑,因为这么做所暗示的讯息,仍然是“你现在的自己并不好”。悲惨的在于我们花费青春时光,试著把自己塞进“正常”的框框里,结果却在长大之后发现,我们最崇敬的人,是那些勇于活在框框外的人。
通常都要走到中年了,才知道我们必须将自己被深埋的那一部分挖掘出来,重新学习什么是真正活著、真的做自己。倘若我们从一开始就被鼓励做自己,承认人类的存在各形各色,而且正是这些差异,创造出能让我们活得淋漓尽致的色彩─这一切一定容易得多。从童年的期望中彻底根除“正常”的概念,让小孩做自己,无须道歉,这种做法不是健康多了吗?
【练习】正常的迷思如何影响了你?
花点时间思考并写下对正常的期望,如何影响你的自我概念、人生选择以及焦虑。
1.你是否有别人不管是明示或暗示地说你某些地方不太对劲,以致于你放弃了一部分的自己,试著服从的经验?
2.你对这种事的最初记忆发生在什么时候?就你所知,从你母亲怀孕、你出生、婴幼儿到学龄时期,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让你觉得自己在某方面不太对劲或不正常?
3.你记不记得曾被说过“你真是个难搞的小孩”或“你好乖”?
这些叙述虽然司空见惯,但它们会强化一个信念,就是“正确的行为举止是存在的”。在你思考“正常”的概念,而且在面对这些强化你有问题的信念、叙述和记忆时,你允许它们浮出表面的时候,再回来进行这个练习。
(以上是《焦虑是礼物:24个练习,学习自我治愈技巧,拥抱真实的自己》的内容节录)
作者:雪瑞儿・保罗
1997年毕业于太平洋研究院,专门研究荣格深度心理学,并拥有咨商硕士学位。她曾多次出现在《欧普拉脱口秀》、《早安美国》和全球其他顶级媒体节目和出版物上。
出版社:时报出版
点击下图看你的抗拒诱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