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资料室】当今土耳其怎么了?
土耳其近年经常发生恐怖袭击,外因是周边地区战局动荡,内因是政府选择逐渐扬弃西方世俗主义,转为推崇伊斯兰文化,引爆国内矛盾。《香港01》整理土耳其社会近年转变及土国历史背景,让你更加了解这个美丽的古老国度。
奥斯曼帝国曾雄踞欧亚非洲
要了解当代土耳其,不可不提奥斯曼帝国,这个由突厥人建立军事帝国,于13世纪崛起、17世纪末达到全盛时期,一度雄霸欧亚非三大洲。奥斯曼以伊斯兰为国教,深受伊斯兰教影响。面对欧洲的崛起及威胁,奥斯曼早有西化意识,但由1703年成为苏丹的艾哈迈德三世计起300年,奥斯曼未能透过现代化及世俗化重振国力。到18世纪民族主义兴起,政治家力图创建“奥斯曼主义”去统合各个民族,建立奥斯曼帝国的认同,惟成效甚微,到一战后被欧洲列强瓜分而彻底衰亡。今天,是坚持倾向西方的世俗主义,还是推崇伊斯兰文化,仍是土耳其人最关心议题。
力求“入欧”复兴帝国梦
土耳其过去数十年来一直寻求加入欧盟,但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及宗教文化,都与西欧国家有极大分别,故“入欧”进程停滞不前。对土耳其而言,如要通过相对委曲、或不断改变自己文化的态度入欧,除对国民难以交代,亦不符该国寻求崛起,甚至复兴帝国梦的野心。总理埃尔多安于201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90周年时,提出2023年建国百周年“土耳其梦”的宏伟目标,要成为中东地区能源枢纽,伊斯坦布尔更要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
复活“死亡语言”
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于上世纪20年代立国后,积极推动世俗化政策,如实施政教分离,不再使用伊斯兰教法和历法,废除一夫多妻制,该国更于1928年进行了语言改革。奥斯曼土耳其语在土耳其已被称为“死亡语言”,能读懂这种语言的民众少之又少。不过,为重新将现代土耳其与奥斯曼帝国连结起来,现任总统埃尔多安不理反对声音,决心列这种语言为中学必修科之一。
重建帝国时期清真寺
土耳其政府近年积极资助复修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兴建的清真寺,如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Murad Agha清真寺,及巴勒斯坦加沙地区内清真寺。除修复,土国政府更为加沙兴建15座外貌与奥斯曼帝国风格相似的清真寺。
招揽德国联赛球星归化
土耳其足总近年不断利用血缘和文化传统,吸引大量德国足球体系培养的土耳其裔球员归化,如近年咸美艾天托普兄弟与纽尼沙轩等年轻球员选择代表土耳其,引发了德国足坛的震动。土耳其足总更在德国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来重点考察那些拥有双重国籍球员的表现,并说服他们加盟土国球队。
土耳其航空换保守制服
土耳其航空一直代表着土耳其的形象。上世纪40年代末土航首次启航时,空中服务员在棉布衬衫外面穿的是“突显身体曲线”的套装。经历多次换装,至2013年制服换成长身连衣裙以及奥斯曼帝国风格的毡帽,明显想向全球显示土耳其传统文化,其后土航于一些国内和国际航班上禁酒,支持世俗与支持回归传统两个派别争论在土耳其国内变得更加激烈。
电视剧展现“软实力”
除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土耳其透过文化娱乐等展现“软实力”,如电视产业近年可谓达至顶峰。土耳其由2001年至2013年间,电视剧卖埠数量达65套,为该国电视产业带来5000万美元收入。其中《辉煌世纪》是当中表表者,连中国央视也买来转播权全国播放,观众人数在放映初期已突破1.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