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星际雪茄”一周年 哈佛研究:生命乘搭天体跨银河繁衍

撰文: 吴嘉善 李祖宏
出版:更新:

“人类来自火星”是流传甚广的都市传说,许多人都不会当真,但原来连科学家也支持这个说法,甚至认为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另一个银河系。人类发现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天体Oumuamua(“首使星”)一周年,哈佛大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生命可以从银河系一端散播到另一端。

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韦雷克(Robert Weryk)于2017年10月19日发现人类史上首个星际天体,它的名字是Oumuamua(港译“首使星”,内地译“奥陌陌”,台译“斥候星”、“黑麻麻”),在夏威夷语的意思是“首个来自远方的使者”。

这是人类首次目睹来自其他星系的天体,当时它距离地球约2亿公里,较月亮远85倍。首使星的外型令科学家极为惊讶,它与太阳系呈圆形的星球完全不同,形状细长,像一根雪茄,长度可能达400米,移动速度亦非常快,大约每小时15.6万公里,不受太阳系重力控制。

被猜测外星人侦测飞船

地球人对来客非常好奇,有人猜测它其实是一艘飞船,载着外星人,或者是来勘探太阳系的。旨在寻找外星智慧生命的“突破聆听计划”(Breakthrough Listen)就曾用电波望远镜监测首使星,试图找出它是否在利用无线电与外星沟通,只是未有任何发现。

科学家表示,首使星让他们相信还有无数类似的星际天体在太空漂浮,将生命从宇宙一端载到另一端。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科学家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银河泛种论》(Galactic Panspermia)指出,细菌或能生存几百万年,而且能抵受太空的真空状态,代表生命可以“长途旅行”,跨越银河系散播繁衍。论文已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发表。

泛种论又称“胚种论”和“宇宙撒种说”,早在公元前5世纪已有希腊哲学家提出这个假说,认为宇宙的每个角落都有微生物,这些生命无意中乘着宇宙尘、流星、彗星、小行星等天体到达地球散播繁衍,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彗星还是小行星争论不休

事实上,对于首使星到底是彗星还是小行星,科学家一直争论不休。

彗星主要由冰雪和灰尘组成,接近大阳时,热力会令某些物质挥发,气体形成云状物包住彗星,称为“彗发”,而且尘埃和离子会留下像飞机云般的尾迹,称为“彗尾”,因此彗星俗称“扫把星”。小行星的构成则是岩石、金属和灰尘,可以把彗星和小行星分别想像为“冰山”和“山脉”。

 

初发现首使星的时候,天文学家根据它的飞行速度和轨迹,推测它是一颗彗星,但由于观察不到彗发与彗尾特征,故把它重新定义为小行星。其后,科学家发现它的核心物质似乎是冰晶,符合彗星定义,只是由于长期曝露在宇宙射线下,表面形成了一层绝缘有机外壳,所以没有出现彗发和彗尾;此外,科学家还观察到它神秘加速,最佳的解释是太阳热力令它排出气体,因此欧洲太空总署又宣布首使星是颗彗星,但许多科学家并不同意,目前仍未能达致共识。

宇宙满是生命 到处“交流” 

勒布(Abraham Loeb)是论文作者之一,他认为,太阳系的重力作用像一个“捕鱼网”,每一刻都能捕捉几千个星际天体,来自其他行星系的生命可能在这里落地生根,意味着整个宇宙的生命都是有关联的。

他指出,理论上生命可以从一个星系传播到另一个星系,巨大的黑洞像弹弓般把星体高速发射出去,上面依附的微生物也跟着穿梭到远方,“如果在星际这么大的规模,泛种论也行得通的话,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上应该几乎全都有生命”。相对地,如果在大部份宜居的外星球发现生物标识,就会是支持星际泛种论的有力证据。

这项研究将改变我们对地球生命起源的猜想,本来的推测是,生命来自火星或太阳系其他星球,随着陨石降落地球。现在科学家认为,地球万物有可能甚至源于另一个星系。

不过,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天文学家特纳(Ed Turner)认为,哈佛团队过度诠释,毕竟这是人类观察到的第一个星际天体,“你无法从单一事件得出严谨的论证”。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