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男狂食2斤小龙虾 翌日患急性肝衰竭 专家:头同内脏唔食得

撰文: 朱利安
出版:更新: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有的食物一旦食过量后果可以好严重。湖南34岁陶姓男子日前宵夜时怒食2斤小龙虾,翌日上吐下泻,眼睛及皮肤突变黄色,其后确诊患上急性肝衰竭,幸抢救后无大碍。
食小龙虾出事个案其实比比皆是,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也建议市民食小龙虾时忌吃头和内脏,如食后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便要即时求医。

内地不少人都热爱食小龙虾,有时更会大量进食。(资料图片)

内地传媒报道,陶男近日和朋友一同食宵夜,兴致高昂竟一个人吃了多达2斤的小龙虾。本以为放纵一下无大碍,没料翌日起床时感到全身乏力,其后更上吐下泻,眼睛,皮肤及小便更变成黄色。

家人马上将陶男送院求诊,医生确认他是急性戊型肝炎及急性肝衰竭,病情相当危急,幸经抢救后身体已无大碍。该医院的肾内科副主任指,海产类如虾蟹及蚝都容易携带戊型肝炎病毒,提醒民众食用海鲜时需确认熟透才可进食。

+1

其实小龙虾是一种淡水虾,原名“克氏原螯虾”,与龙虾于分类学上属同类。它是杂食动物,主要进食水草、藻类、有机碎屑等,因食得杂故其生命力顽强,在污染的水源亦能生存。

过去有不少人因吃太多小龙虾后身体不适,不少人因而患上“横纹肌溶解症”,令背、胸、肩和大腿等部位都出现严重肌肉痛。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过去也曾因应小龙虾食出事个案,解释此症可致肾脏受损和其他并发症,估计因人体累积有关动物体内未知的耐热毒素引起。

卫生防护中心建议市民烹饪小龙虾时应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亦应向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购买新鲜小龙虾,切勿自行捕捞;而享用时亦不要食用其头和内脏及过量进食,如食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便应及早求医。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