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医点名“5种常见药”:生病也别轻易服用 其中1种曾酿伦常悲剧
生病时往往需要药物治疗,不过药物也有副作用,而且在不了解风险的情况下乱服药可能引起问题。日本有从医多年的医生指药物有潜在风险,提醒民众勿胡乱服药,又揭露5种“生病也别轻易服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感冒药、安眠药、降胆固醇药及糖尿病药。
综合外媒报道,日本有医生指出药物及手术均有风险,并点名以下5种药物必须慎用,“即使生病也别轻易服用”。
1.抗生素
不少患上感冒的人求诊时会希望医生处方抗生素以为可以快些好,不过太融寺町谷口医院院长谷口恭(Kyo Taniguchi)指,抗生素作为抗菌药物,对细菌有效,却对感冒、流感及诺如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效用。
他指出,只有高烧伴肺炎等严重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而其从医20年的经验中,仅处方过3次抗生素。由于抗生素会作用于全身,服用时可能改变肠道或女性阴道的细菌群。故对于轻微细菌感染的情况,较明智的做法是靠自然治愈而非随意使用抗生素。
Aqua Medical Clinic院长寺田武史也提醒,滥用抗生素可能将益菌杀死,令肠道菌群失衡,破坏肠道生态环境。因此医生应权衡利弊,仅在必要情况下开出抗生素。
2.感冒药
市售非处方药物中,最常见的是感冒药。不过,谷口医生却指“感冒药其实非常危险,医生也一般不会服用它们”。他解释,有些感冒药含有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定为危险成份的麻醉药和兴奋剂原料,这些成份或有高度成瘾风险,虽然含量微小但仍可能存在于感冒药中。而某些广告常见的市售药物,或含麻醉成份二氢可待因和兴奋剂原料甲基麻黄碱,如果不知不觉长期服用,可能令身体产生依赖,想停也停不了。而且,非处方感冒药并不能彻底根治感冒,只能抑制感冒症状,故最好的方法让身体自然修复。
3.安眠药
安眠药如同某些非处方感冒药般,同样有成瘾风险,且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谷口医生深感忧虑,指苯二氮平类(Benzodiazepine)安眠药会令人产生强烈依赖,容易上瘾,“但这类药物却轻易被处方”。
苯二氮平类安眠药曾引起不少可怕的事故如服药后驾驶出交通意外等,甚至曾出现伦常惨案。2012年,东京1名42岁的母亲在服用名为“美思利尔”(Myslee)的安眠药后,无意识下将5岁儿子放进胶袋,导致他窒息而死。然而,这种药却是日本最常处方的安眠药,甚至有些患者被医生告知这是“最弱安眠药”,故谷口也忧虑医生是否有向病人详细说明此类药物的潜在风险。
4.降胆固醇药物
不少中老年人担心胆固醇过高,不过寺田医生却不建议民众贸然服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他汀类药物。他解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虽被称为“坏胆固醇”,但却是胆汁酸、荷尔蒙和维他命D等重要物质的合成原料。他又指,美国于2015年就取消了对LDL水平设限,但日本就对胆固醇有较严格监控,并将140 mg/dL或以上诊断为血脂异常症,“除非是高龄或慢性病等高风险族群,我一般会将上限定在160至170 mg/dL”。
而健康増进诊所院长水上治医生也认同上述看法,并引用1项日本人追踪调查,指总胆固醇约在250mg/dL的人寿命最长,故他不会急于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而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2015美国膳食指南虽剔除每天不应摄取多于300毫克胆固醇限制,但仍引用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的建议,指胆固醇的摄入量应是越少越好。
5.糖尿病药
糖尿病是常见病之一,患者多需定期服用糖尿病药,包括糖尿病初期患者。寺田医生提到,糖尿病药物中,有1种名为“SU剂”的药物,促使胰脏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其价格便宜,且容易降低血糖水平,故十分常用。不过SU剂却可能增加饥饿感,令人特别想吃东西,并引致肥胖。他又指,SU剂或刺激胰脏过度释放胰岛素,久而久之会令因糖尿病而需过度工作的胰脏更添负担。
但如果血糖值高且未能有效降下来,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药物。而市面上有多种降血糖药,选择时要留意成份,寺田医生指,GLP-1制剂相对有效,但可能引起严重恶心和食欲不振等副作用,“而SGLT-2抑制剂通过尿液排出糖分,对胰脏负担较小,所以我较愿意选择服用这种药物”。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