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登上大银幕

撰文: GEME编辑团队
出版:更新:

作者:黑色休谟

GEME 之前介绍过《Papers, Please》将会拍成短片。无独有偶,最近再有2款独立游戏跨界到电影及电视领域,以不一样的姿态呈现在观众眼前。

(封面图片:《Everything》及《返校》宣传图片)

万物模拟器《Everything》

《Everything》是一款开放世界的步行模拟游戏 (walking simulator),游戏不设目标、故事与结局,玩家可以选择成为游戏世界中超过1万种物件,除了甲虫、小草、狮子与长颈鹿等动植物外,玩家也可以变成西瓜、椅子与大厦等死物,甚至是最微小的细胞,或是巨大的岛屿、地球与星系,都是玩家切换视点的对像。游戏同时亦设有自动模式,玩家可以放手,盯著荧幕任由万物流动。

游戏获各方极度好评,想不到在电影界亦报捷。游戏近11分钟的预告片获得维也纳短片节 (VIS Vienna Shorts) 动画组评审团奖,因此符合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组别的入围资格,亦是历史上首次有电子游戏得到这殊荣。评审指《Everything》的预告片有著强烈的诗性与哲学主题,绝对可称为电影。

尘螨在细胞之间浮游时,会思考些甚么呢? (游戏宣传图片)

游戏机制、配乐,加上已故英国哲学家 Alan Watts 的旁白,三者在预告片中完美结合。Watts 曾经研究佛学与襌学,《Everything》某程度上可说是他思想的体现。Watts 的旁白带我们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观察环境与生物之间如何共生,也要我们欣赏原来最小的细菌与最大的星云同样美丽。《Everything》作为万物模拟器这点固然点题,但更深一层,玩家可以藉游戏进入冥想,思考何谓“一切”。

从海外回归台湾的《返校》

被称为“台湾之光”的《返校》是一款恐怖冒险游戏,曾占据 Steam 全球畅销商品排行第三名。玩家要在阴森吓人的校园之中解谜,揭发事件的真相。游戏糅合真实的历史事件及中国道教与民间的鬼神,侧面描绘白色恐怖时代。透过游戏,玩家可以软性地认识台湾这段上一辈多半缄口不言的过去。

《返校》自今年1月推出 Steam 至今一直是媒体的焦点,亦得到国际关注。团队曾经到釜山和新加坡等地参展,上星期更在 E3 的 Indiecade Showcase 展区占一席位,与20多款来自各地的独立游戏同台展出。
 
《返校》一跃成为抢手的 IP,尖端出版率先与开发团队接洽,邀请台湾恐怖小说作家笭菁改篇故事为小说《返校:恶梦再续》。近日公共电视台 (公视) 表示已经取得《返校》的版权,会将作品拍成电视剧集。公视以制作严谨认真见称,剧集曾多次夺得台湾金钟奖戏剧节目奖,作品如《一把青》等充满人民关怀。今年4月播放的《通灵少女》,将台湾传统信仰题材重新演绎,更得到总统蔡英文在 Facebook 上加持。

制作《返校》而成名的赤烛游戏团队 (官方宣传图片)

AAA 级游戏拍成荷里活电影,我们会觉得顺理成章。如今独立游戏亦可跳出游戏媒介,绽放光彩,接触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