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与战车》最终章1+2 4DX版影评:满分神作!一定要睇!
大半年前已在日本上映的《少女与战车 最终章》第二部,近日终于在香港以1+2形式4DX上映,以下为观后感。
利申:是次为笔者第一次看4DX电影,如果不计很小的时候在海洋公园玩过一两超动感影院的话。笔者很早就已看了《少女与战车》TV版,但是剧场版一直拖到最近才补完(当年在香港也有上4DX,但各种原因下没有入场)。
什么?你没看/听过《少女与战车》?
《少女与战车》(Girls and Panzer,一般简称少战或GuP),是由水岛努监督的电视动画,于2012年播出。故事概要因为我懒的关系引用维基百科就好了;相信大家都知道维基百科 = 完全剧透,未看的朋友还是不要直接点进维基页面比较好。
这是一个将使用战车(坦克)的运动“战车道”与花道、茶道等项目并称为大和抚子技艺的世界。学校全都建设在巨型航空母舰上,自成一个可自给自足的小城镇。
因为讨厌战车道而转学到没有战车道的大洗女子学园的西住美穗,刚转学过去就马上被学生会要求选择战车道的修行,还被要求在全国大会中出场。
然而,队伍中聚集的成员全部都是超个性派-花道本家的大小姐五十铃华、热衷于恋爱的武部沙织、对战车无比狂热的秋山优花里、早上起不来的优等生冷泉麻子。希望与朋友们一起快乐的度过高中生活的美穗,到底能否如愿呢?
《少女与战车》,近十年最好看的动画之一
《少女与战车》很好看:这里的好看不是指那些近年很流行的异世界穿越、后宫、龙傲天或是超展开作品等等,而是说它结结实实地是一部由剧情、角色形像塑造到表达手法都非常出色的一部佳作。虽然笔者看的动画不算很多(一年也就看几部TV番组),但也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少女与战车》是近十年最出色的动画之一,谁不看谁损失。
如果将可爱的女中高生和坦克车等军武狂热要素排除,其实《少女与战车》是一个很王道的作品,它有齐“Jump三元素”友情、努力和胜利:为了拯救即将被废除的母校,女主角要带领一王从来没开过战车的同学,驾驶著不论数量还是性能都远逊于大会其他对手的战车,克服无数困难,绞尽脑汁以少击多、以弱胜强,取得一场又一场不可能的胜利,最后成功嬴得大会冠军。
每一场战车对战都是精彩绝伦,每部战车的3D动画之细致度、流畅度和镜头运用都是业界顶级,而且水岛努能够在紧凑的战斗中适时插入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桥段,刺激肉紧同时娱乐性十足,看完之后令人心情非常好。
《少女与战车》还有一个特点是它的世界观其实很荒唐,大部份登场角色如果放在现实世界里,更是只会觉得她们像个白痴:像是自称凯撒的人啦,任何时候都想著突击的人啦,在战车里面喝红茶的人啦...等等。在《少女与战车》的世界里,仿佛每个人、每间学校都是为了营造、维持个性和形像而活。
但是在你意识到并接受那个带点荒唐的世界观之后,这些个性就会显得异常可爱;也因为这些强烈的个性,再加上各部外观和特性各不同的战车,使得整套作品里每个角色都非常易记和入脑。就算她们只能分到很少镜头、几句对话也好,只要看过一次就不会忘掉。相信大部份有看、喜欢《少女与战车》的人(不计狂热的粉丝啦),其实都念不出大部份角色的名字;但若说“排球部”、“历史女”、“汽车部”、“兔子队”等代号(个性形像),你都会记得她们是谁、驾驶的是哪部坦克。
《少女与战车》剧场版其实就是动漫版的复仇者联盟
而2015年的《少女与战车》剧场版(今次的是最终章)更是将整个系列推上巅峰:剧情很简单,就是虽然大洗嬴了冠军,但政府并没有履行撤回废校的承诺;后来在角谷会长用尽方法下,大洗争取到最后一个机会,就是和大学选拔队来一场比赛,嬴了的话就会正式撤回废校。
然而比赛条件却是一面倒:大学选拔队是首屈一指的强队,成员经验丰富实力强悍,更有足足30辆战车,相对大洗学园只得8部。而且局方更刻意将比赛条件定为歼灭战(将对方所有战车击破才算胜利),摆明是想对大洗赶尽杀绝。
就在这看似绝望的情况下,比赛正式开始前的一刻,过去(TV版中)和大洗对战过的各个学园的战车部学生,原来早以“临时转校”的形式加入大洗,驾驶著各自的战车前来帮忙。感觉就如“Avengers, assemble”一样:每个小队就像是一名英雄,战车就是她们拥有的超能力。可以想像那个时刻是有多激动人心呀...
然后就剧场版就为大家上演一场精彩绝伦,堪称动画史上经典之作的超史诗式坦克大战:不单3D动画的水准比TV版更进一步,战斗情节安排更是极为出色,每个小队、每部战车都分配到足够的镜头和表演机会,可当成是《End Game》最后一场大战的感觉,精彩到刚看完马上就想再看一次。总算明白当年4DX剧场版在香港上映时,为何所有入场的人都极力吹奏、要“N刷”睇完又睇了。
“战车”可能是最适合4DX的题材
一样是《少女与战车》,在家看和在4DX影院观看的感受大大不同,主要是《少女与战车》的题材和4DX实在太合衬了,以至于让人觉得其实4DX这东西就是为了《少女与战车》而存在的。
战车行驶时的震动,子弹、炮弹在身边刷过时的风声,炮弹打在车身时造成的剧震等,全是只有4DX才能带来的临场感。虽然动画中一直以轻松活泼的手法来演绎战车对战,但被4DX震过之后,便发现原来绝对不是那么轻松。
同时水岛努也十分“识玩”,不论剧场版还是最终章,都加入不少第一身视点的长镜头,例如过山车或是战车的追逐等,明显就是用来做4DX效果(也确实做得很好)。不过其实无论用几多笔墨来描述,都及不上亲身试一次,所以我只能建议你快点去看。
剧场版和最终章的分别:一气呵成 VS 薪火相传
虽然最终章第二部在日本上映已是大半年前的事了,但为了还未看的人,以下不讨论最终章1+2的剧情,简单讲讲感想好了。
最终章1+2非常好看。但客观地说,2015年的剧场版要比最终章1+2还要好看一些。主要是剧场版属“End Game”式的背水一战壮烈战役;而最终章除了战车道对战外,也讲很多世代(即将)交替、一众角色的成长,以及和战车道有关的人们如何因战车道而改变。毕竟作品中的时间也会推移,高中生会毕业,学生会以及战车部也需要交棒。
继续高校的米卡曾经说过“战车道包含了人生中一切重要的事物”,当时感觉只是一句sound bite,到现在看最终章时,就真的有这种感受了。人活下去的目标、人如何面对的过去和将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给下一代人的传承,都有在最终章里透过战车道好好展现出来。
在剧场版中十分活跃的知波单学园,来到最终章迎来了完全的蜕变和进化;如果是一直有追看系列的观众,大概会有“终于长大了”的感动...
毕竟是最终章,不少地方都呼应了前作,很多地方都是有看TV和剧场版的人一看便懂能会心微笑(阿银说让旗帜在心中飘扬那一幕更是笑破肚皮)。
战斗场面也是一样精彩,虽然不像剧场版般30对30那么大场面和史诗式,但是战情的铺排和战术运用依旧令人入迷;BC自由学园战最后在花园内的一段追逐战又是经典。
不过最终章预定全部有6部,所以直接拿1+2和剧场版来比是有欠公允;再说最终章1+2本身也是非常好看。另外滨口史郎的音乐也是应记一功(其实一直以来都是)。
总结:满分神作 无可挑剔
最终章分开6部上映,老实说如果每集独立去看的话,可能会有些尴尬(在战斗的途中断掉真是很吊瘾啊...);但香港将两部放在一起上映感觉好得多,全程紧凑无冷场,不足两小时的片长体感却像3小时以上。如果真的硬要找一个缺点出来,那大概就是制作实在太慢了,下一次上映不知道又要等多久了...
总言之《少女与战车》系列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还未看的朋友请把握时间尽快补番然后去看4DX最终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