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米风波】台米商指浸大化验标准错 促今午4时前道歉否则提告
香港浸会大学有机资料中心继昨日(1日)主动承认,上月27日公布的食米样本调查中,有数据出错,刊更正启事及道歉声明,指“Nishiki 最高级特撰米”含无机砷未有超标后,事件并未因此告一段落。
台湾食米鸭间稻有机白米同样被浸大指以“婴幼儿食品米制品”作标准,验出无机砷超标。生产商泉顺食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指,对方所用的比较标准是错误。生产商已向浸大香港有机资源中心发“最后通牒”,要求对方今午4时前道歉,否则会采取法律行动。
米商又指,浸大的结果发布后,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地都将该款有机白米下架,生意大受影响。
《香港01》正向浸会大学有机资源中心查询。
浸会大学有机资源中心早前以美国及欧盟标准定予婴幼儿食品原料米的限量标准,即每公斤100微克的无机砷,抽验45款食米。其中一间台湾食米“鸭间稻有机白间米”生产商的泉顺食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有机资源中心发信,指是有机资源中心所使用的标准是指针对给婴幼儿吃的米制品,而非指原料米或白米,差异甚巨。
信件批评中心误导媒体,以不确实的数据作比较,影响极深。信件亦要求有机资源中心于今日4时前更正调查,并登报道歉,否则不排除提告。《香港01》正向浸会大学有机资源中心查询。
白米遭新加坡、东南亚等地下架
行销总监谢炳昌向《香港01》表示,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地都将该款有机白米下架,生意大受影响。而泉顺食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昨日亦已就事件发声明,强调其食米符合欧盟的食米无机砷含量符合当地每公斤200微克标准,并引述台大农业化学系特聘教授吴尊贤指,“白米的无机砷含量很难低于0.1ppm(100微克),在100-200内都是正常值,且对人体不会有影响。”并指台湾当局去年拟指定的无机砷含量,亦参照该标准。
公司亦批评中心以欧盟对“婴幼儿食品米制品”作标准,做法不妥,认为是片面资讯对台湾稻米产业带来伤害,强调其食米符合欧盟对食米含无机砷“每公斤200微克”标准。
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早前公布食米调查结果,指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从本港湿街市、超级市场、粮油店及邻近罗湖地区的食米批发商抽取45个食米标本,结果显示,有13个食米样本偏高,超出美国及欧盟标准定予婴幼儿食品原料米的限量标准,即每公斤100微克的无机砷。但中心及后在其网站刊登更正启事及道歉声明,指核实发现数据出错,但未有提及检测标准是否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