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外劳|01读者踊跃倡议:唔该高官、议员、公务员都请外劳!
香港劳动人口持续缩减,由2018年的368万人减少至2022年的346万人。为应对劳工缺口,特区政府上周三(6月13日)推出专用于建造业和运输业的“输入劳工计划”,并放宽“补充劳工计划”的26个低技术工种限制。特首李家超一锤定音,但普罗大众仍有不少担忧,以《香港01》最多读者浏览的十篇“输入外劳”文章为例,讨论相当热烈,平均有过百则留言,不少读者更提出“唔该特首、局长都请外劳”、“一边叫人去大湾区,一边又引入外劳,咩逻辑”、“增加香港内部矛盾,令弱势社群更难找到工作,完全只为商家财团服务,和中央政策背道而驰,无法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等等质疑,冀当局必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善本地劳工待遇。
对特区政府而言,输入外劳既是迫于无奈,也是势在必行,因为香港已经出现结构性人手短缺问题,例如在2018年至2022年之间,劳动人口就由368万人缩减至346万人,足足减少了22万人,当中有16万人属低技术劳工。特区政府有见及此,破格作出行政决定输入外劳——为建造业和运输业特设的“输入劳工计划”,允许最多输入两万名,并规定工资不能低于相关职位月薪中位数;而被优化的“补充劳工计划”,则容许未来两年输入以往禁止的26个非技术或低技术工种,包括侍应生、接线生、收银员及售货员等。
计划公布之后,早已高呼“输入外劳”的资方自然乐见其成,甚至以为借此“妙方”就可一劳永逸,因为可以在无须明显改善工人薪酬待遇的情况之下补充人手,更加不用承担改善生产技术、提升工人能力的责任。但劳方的反应,就相当愤慨。一则担心本地劳工薪酬早已长期被资方压榨,如果过度依赖输入外劳,即使不会拖低收入,但也难以大幅提升,更加无法寄望政府和企业愿意合力活化传统产业、培训工人增值;二则政府事前完全没有咨询劳工顾问委员会的意见,更加令人不满当局罔顾基层劳工权益。
普罗大众的担忧正在发酵。在政府公布计划后的六天内(6月13日至18日),《香港01》最多读者浏览的十篇“输入外劳”文章,合共有超过50万点击率,比一般硬性政策文章多得多,可见市民相当关注。而且,在这十篇文章当中,读者讨论得相当热烈,合共有接近1,400则留言,即平均每篇有约140则,不少读者更提出相当直接的质疑。
最多读者提出这类说法:“唔该特首、局长都请外劳”、“政府高官都可以请外劳,使乜三四十万请他们,四五万元都大把大陆博士生来做,效率分分钟更高”、“强烈要求引入内地公务员,薪资按香港中位数水平发放”、“全部高官局长立法会议员都请外劳就最好”、“官员都要输入外劳,我希望内地领导来管治香港。香港官员人工贵,办事能力低。不划算”、“立法会议员,医生,警察,消防员,公务员等,护士,会计,律师,法官等全部都应该外劳,一年政府起码节约多100亿元派给市民,何必向基层开刀”。尽管这些留言多少有些情绪化,但也是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值得特区政府注意并反思。
为什么会把矛头指向治港者?因为大家一般期望治港者的存在,就是秉持公平正义,帮助社会解决问题,一旦施政与期望出现较大落差,自然产生追责心理。
至于具体不满,或许可从以下留言找到答案:“(政府)打烂本身一班香港低收入人士无饭开(的饭碗)”、“政府只听雇主一面之辞,完全无听过打工仔心声”、“人工为什么贵?看看租金占收入比例!香港结构性问题在于地产”、“本土工种已经不多,香港好多低收入家庭,如果要再输入外劳,让香港人怎样生存生活下去”、“这26种职位并不是劳工不足,只是雇主不愿给一个能养活自己的薪酬,变成有职贫穷的职位”、“一边叫人去大湾区,一边又引入外劳”。尽管港府一再像录音机般重申三大原则,即确保本地劳工就业优先、保障本地劳工的工资收入、以培育和增加本地劳工为主,但由于未能给出具体保证,更加未有提供数据支撑,明显难以释除基层担心被取代的疑虑。
在众多留言当中,有一则尤其意味深长:“增加香港内部矛盾,令弱势社群更难揾到工做,完全只为商家财团服务,以便增加更多廉价劳动力,基本上,同中央政策背道而驰。貌似香港商界巨企同香港深层政府利益互相输送关系依然牢固,好多高层政府官员读番书毕业,对西方世界丛林法则价值观坚信不疑,对香港社会稳定发展非常不利。”
“人力短缺”绝对是香港的真命题,而“输入外劳”在某程度上也是用以平衡经济政策的必要之举。然而,如果治港者一方面形容人手短缺是结构性问题,但另一方面却不着力从产业政策和分配机制进行改革,而是贪图安逸地以为一招输入外劳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结果恐怕只会不断加剧并未真正平息的民怨,令香港市民更感被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