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李克强“告别”前留下的思考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九年前,刚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金句,“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城镇化不是靠摊大饼”、“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上周五,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即将结束十年总理任期的李克强,在最后一次总理记者会上回顾了九年前定下的三大施政目标和三大保障,并对本届政府进行自我评价。这场“告别”记者会,为当政者留下许多思考。

不同于朱镕基就职总理时的“狼性”——“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告别时铿锵有力的“问心无愧”;也不同于温家宝一如既往的“诗性”——就职时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最后一次记者会上的“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李克强过去九年,始终是沉稳平实,九年前他说,“我们还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九年后主动提及江苏丰县八孩母亲事件,并表示“民生问题联系着民情、民意甚至是民心,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

对民众来说,评价每届政府的标准正是“接地气”,能不能让民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曾引发人们对癌症等重病患者买不起进口“救命药”的持续关注,李克强立即督促推动抗癌药降价。“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李克强每年记者会上有那么多接地气的例子,正是因为日常核心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排忧解难。

过去九年看上去“中规中矩”的李克强,做着最基础的工作,却一点也不简单。万事民为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这不只是一句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的施政理念,也是李克强最后一场总理记者会留给人们的思考。

2018年上映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切实推动了中国医疗改革的步伐。(电影剧照)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3月14日)《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李克强“告别”记者会留下的思考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政府不担责 安老之难从黄婆婆的“三难困境”说起

安老三招漏洞百出 退休保障似有还无

港府抗疫政策转向 院舍爆疫归因疫苗犹豫值得商榷

“八孩母亲事件”贯穿两会 标志意义堪比“孙志刚事件”

俄乌战事难解 中国长远可扭转局面

能源制裁突显拜登尴尬境地

俄乌战争下镍价创新高 电动车普及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