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北京冬奥大成功 长远可否提升本土选手质素?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年仅18岁、首次参加冬奥会的谷爱凌,今日继续出战女子U型场地技巧赛(半管赛)强势夺金,连同早前于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拿下首金及于坡面障碍技巧赛获银,破天荒成为首名在冬奥自由式滑雪项目上一届获得3面奖牌的运动员。谷爱凌出色的表现、亮丽的外表及学霸级履历令她成为中国网民的宠儿;对比之下,同是归化运动员、代表中国出战花样滑冰的朱易却因连番失准惹来网民狠批,更被嘲讽连中文都学不好,待遇可以差天共地。
作为冬奥东道主的中国队,于今届赛事合共派出174名运动员,全项目均有派员参与,冠绝历届。除了谷爱凌外,还包括了多位归化运动员新势力。其他一众归化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冰球队。这些球员的特点是绝大部份拥有华人血统,只有6人例外,例如在冬奥女子冰球分组赛首战为中国队打进唯一一球的米勒则是由加拿大转籍的白人。
中国今届引入大量归化运动员,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并不热衷于冰球、滑雪、滑冰等冬奥项目有关。此前,中国男子冰球从未参加过冬奥,女子队则时隔十二年再征冬奥,历届最佳成绩是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第四名。面对冰球是中国长期的弱项,加上又是团体项目,短时间难以从青训培养出足够的本地选手,故引入归化运动员实属迫不得已,保证冬奥各项赛事都有中国选手参加。
归化运动员虽然在国际体坛并非新鲜事,唯相关的做法亦不时引起争议,特别是对近年才刚始实行归化政策的中国体坛而言……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04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2月14日)《写下里程碑的中国冬奥归化健儿》。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