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防疫一刀切 苦了民众还无法搞清传播链
西安本轮疫情的源头是2021年12月4日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飞往西安的入境航班,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的报告日期为2021年12月9日。为了应对疫情,西安市采取了简单暴力的紧急封城措施,令民众苦不堪言。然而,当局到目前为止仍未有效查清传播链如何形成。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中国的防疫表现一直比较好,然而西安这次的情况,暴露出地方政府参差不齐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距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第五个现代化”还十分遥远。
《中国新闻周刊》在《拷问西安疫情,千万人口重镇应急表现何以如此》一文中引述病毒专家的说法指出,西安“现在(的流调)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到底是从防疫酒店漏到了社区,还是从入境时就漏在了机场,都还不清楚”。
以西安的全员核酸检测方式来说,其检测过程也充满混乱。许多区域不仅现场人员聚集,没有保持安全距离,很多人也不戴口罩,造成聚集感染的风险,而且有些地方的市民在寒风中排队五个小时,结果被告知因核酸系统崩溃无法完成检测;另有核酸采集点因系统崩溃,通知已经采集的样本作废,需要重新采集。诸如此类的混乱,导致西安市频繁组织全员核酸检测,让老百姓和防疫人员疲于应付。
且封城措施亦为民众带来不便,不少人忍饥挨饿,但快递、外卖也都被强制停运,仅仅依靠政府基层组织的行政力量来进行物资配送。更惨的是,因为封城后公共交通停摆,做成不少憾事:一名孕妇在临盆之际被送到西安高新医院门口,却因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无法入内,延误了近两个小时,最终因大出血而流产;一位患有心绞痛的老人,因多家医院拒绝接收而错过抢救时间,最终离世……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299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1月10日)《西安防疫暴露五大短板 实现“第五个现代化”迫在眉睫》。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第299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