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吃饭哲学” 引发八十年代青年共鸣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移居美国多年的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李泽厚,于11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逝世,享年91岁。上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曾深刻影响中国一代知识人。他的作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批判哲学的批判》和《美的历程》,在当时影响巨大,至今依然有启发意义。

李泽厚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提出“吃饭哲学”,认为人活着首先得吃饭,这是其他一切精神生活的前提。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现时的人们不觉得多么稀奇,却是文革后一代青年人的苦海明灯,也与当时中国高层所倡导的“思想解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产生共鸣,李泽厚一时被青年奉为精神导师。

《批判哲学的批判》书影。(资料图片)

李泽厚说,在吃饭问题这一点上,他和邓小平是“一致的”。 二人对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改革看法的一致。比如,李泽厚不赞成激烈的革命,而是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他认为经济是前提,中国要先发展现代经济,然后循序渐进地改革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民主。这与他的哲学立场密不可分……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291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1年11月15日)《李泽厚何以成为八十年代的精神导师?》。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91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究竟说了什么

政治二分不合时宜 新议会须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由抗拒到依赖 政府何时为过渡房屋划句号

从《无穷之路》的成功看香港“扶贫”之未来

西媒热衷“武统”剧本 就怕台湾入戏太深

民主峰会是拜登给自己埋下的外交地雷

总结通识科失败经验 未来还要怎改革?

俞敏洪:内地课外培训“教父”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