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宣讲.解读|人民币国际化何以成为香港金融新关键?
“人民币”无疑成为香港金融发展再上新阶的关键词。特区政府今日(8月23日)上午在政府总部举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宣讲会,邀得多位中央官员南下,为香港指点迷津。其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谈及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重要角色,认为香港最有条件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增值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特此呼吁港府加强制度建设。
人民币是香港繁荣的“血脉”和“红细胞”
“我印象特别深刻,林郑月娥特首在致辞中说,香港背靠祖国大陆、又面向全球,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基因。”周诚君在发言最后总结,“有了基因,还要有血脉——人民币就是血脉,更具体的,是里面的‘红细胞’。”他的生动比喻,令“人民币”和香港的发展关系变得具象起来。究竟人民币何以成为联结陆港和世界的“血脉”,乃至成为两地经济“供氧”的“红细胞”?
所谓“血脉”,体现于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来看,香港见证和参与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许多“第一次”:首间人民币海外清算行的建立、首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的首次发行,人民币资本账户项目的首次开放(RQFII/QFII)等。在全球众多离岸人民币市场中,香港是当中资历最高、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全球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需求得以经由香港涌入内地,而大量人民币计价资产也得以经由香港走出国际。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国家率先走出疫境,实现经济由负转正,加之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采用货币扩张政策,导致人民币需求水涨船高。英国智库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全球公共投资者调查2021》显示,三成央行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增持人民币,而在上年,这个数字是1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达到2.45%,创下历史新高。OMFIF主席David Marsh在《调查》的序言中写道:“尽管人民币依然落后美元,而且仍未实现完全可兑换,但在某些重要的方面,人民币已经来到储备资产时代(the age of as a reserve asset)。”
抛开外部环境,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本身已很有吸引力,周诚君举例,中国政府发行的十年期国债回报率为2.868%,高于美国的1.263%。而正因有“债券多级托管机制”,国际投资者想购买中国债券时,便能通过香港这一渠道达成。
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亦为香港的金融业带来了“爆发式”的业务机会,也就成为了“红细胞”。中国银行(香港)首席分析师鄂志寰早前接受《香港01》访问时形容,人民币存款和债券业务在香港实现了“零到千亿级”的突破。周诚君则在是次演讲中比喻,香港金管局与中国银行(香港)研发出的人民币RTGS系统是国际资产风险管理的“宝器”,而在香港的四种货币实时清算系统中,“人民币交易结算量甚至已经超过了港币”。
离岸人民币不只为香港金融业“供氧”,还在为内地实体经济作出贡献。周诚君引述广东省官员的经济数据指出,截至去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对外经济贸易投资活动里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超过52%,成为外贸企业最为信任的“第一大交易结算货币”。亮丽数字背后,是该省的“腾笼换鸟”战略,鼓励旧产业对外转移至东南亚;而产能转移和搭建海外产业园的过程中,企业为减少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都会选择以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是香港金融新目标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香港无疑有著独一无二的重要角色。那么,香港应该如何畅通“血脉”,增殖“红细胞”?周诚君指出,《十四五规划》对金融方面多有著墨,而事关香港的则是三个关键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以及离岸人民币枢纽。
周诚君直言,对于两项“管理中心”的定位,香港绝对是“当仁不让”。他解释,所谓“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是指全世界的市场主体都能通过香港,按照其熟悉的规则、法律、语言来购买人民币资产;而所谓“风险管理中心”,则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资产之外,还能通过香港实现外汇交易套期保值、规避持有人民币资产而产生的的汇率风险。
“香港有最好的条件让世界各地的市场主体在香港买到符合他个人风险偏好、投资回报要求以及符合市场预期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周诚君将香港的“充沛条件”总结为“五六七八”:“五”是指陆港两地央行之间五千亿的货币互换额度,亦是全球最高的人民币互换额度,为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带来极高流动性;“六”是指香港左右全球六成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达到8200亿元;“七”是香港占据了全球七成以上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据SWFIT系统统计);“八”是香港发行的“点心债”占全球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八成以上的份额。
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可见香港将是人民币国际化再上台阶的推动者,而且“责无旁贷”。周诚君强调,离岸人民币中心是《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的“金融定位”,更是香港的“使命目标”。那么,香港要如何完善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功能,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呢?
在资产管理方面,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等与周诚君对谈时,任志刚提到香港可以推动资本市场更多使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例如在恒指成分股中可用作清算、交易、报价:“两三年前,我已向政府提出相关建议。”
周诚君则表示,人民币离岸后是“Freely Usable”(可自由使用),只须遵守当地的金融法规,而如果香港的任何经济活动,包括股票、债券,其他金融资产,想用人民币结算的话,“作为中国央行来说,我们乐见其成。”周诚君一再表达对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支持,并提醒“最关键是香港要打造完善的离岸人民币基础设施和配套。”
在风险管理方面,周诚君强调香港的“一大任务”就是“为全世界的市场主体提供各种各样的人民币汇率产品、衍生品”,“让他们能够自由选择、控制好持有人民币的汇率风险”;而这也对香港的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机构开发出各种围绕两种货币之间比价的外汇市场交易工具”。周诚君很坦诚地说:“我承认,这方面,大陆的金融机构能力是远远不足的,比不上香港,香港金融市场长期面对国际外汇市场,在这方面非常发达。”
周诚君期望香港能够成为“非常繁荣的人民币资产市场”,而人民币能在香港形成“公允合理、具有均衡价格水平”性质的货币价格。这个价格表现于利率和汇率——前者,是指围绕各种期限的人民币金融资产,形成对应的收益率曲线;后者则是指“活跃、有深度、有流动性保障”的外汇市场,形成人民币对各货币,包括美元在内的离岸汇率。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离岸人民币枢纽。”周诚君结语,“而且,这个枢纽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