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独家精选|教协民阵解散带来的启示|运动发展如何产业化?
【01周报社论】教协民阵解散 哀之也应鉴之
刚过去的这一周,两个立场亲泛民的民间团体——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协)及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先后宣布解散。其中,内地官媒早前就教协发表评论文章,指其过去“煽暴捣乱”,形容其为“毒瘤”并“必须铲除”。教协此后一度试图改变形象,通过决议专注教育本业,又计划成立“中国历史文化工作组”推广中国历史、国情及文化,以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不过,官媒对教协的改变并不“买帐”,最终教协认为已无力化解危机下,上周二(8月10日)宣布进入解散程序。一天后,民阵将会解散的消息不胫而走,至周日(8月15日)正午,这个运作了十九年的政治平台发声明宣布即日起解散。
民阵以每年举办“七一游行”为一众香港人所熟悉,教协则是创立至今已四十八年,不单是香港单一行业最大的工会,也深深植根于香港教育群体,其主要创办人司徒华更是公认的“大中华胶”,是“民主回归”的代表性人物,教协的解散自然令不少从事教育工作和认同这种政治立场的群体感到可惜。
除了可惜之外,教协与民阵的解散,也同时给予“和理非”群体非常重要的警示。
请按此阅读全文。
新兴生产组织模式来袭 香港做好准备了吗?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居家隔离成就了数码经济的异军突起——全球诸多企业都在将服务由线下转移至线上;而通过互联网快速匹配劳动力供需的“零工经济”(gig economy)也因此得以加速进化。在香港,外卖行业肉眼可见的扩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网络平台,都说明本港经济发展也难逃这一趋势。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亦充满了挑战。
香港有无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
请按此阅读全文。
香港运动如何产业化?
东京奥运引发全城体育狂热,亦令本港运动发展前路再度成为讨论焦点。政府和业界倡议在运动发展既有的精英化、普及化和盛事化政策目标上,加上产业化。特首林郑月娥认为产业化是“为运动员退役后以至为青年人提供在场地管理、运动行政、运动科学、运动医学、举办体育盛事等方面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而香港体育学院主席林大辉构想的产业化亦类似。
港协暨奥委会副会长霍启刚从商业角度思考产业化,例如把体院运动科研、营养饮食推广开去,结合旅游和运动,从而令商界相信有利可图,以及让运动界注入商界活水。
请按此阅读全文。
体操名将东奥退赛背后:运动心理科学待发展
本届东京奥运其中一个焦点,相信是在里约奥运夺得四金一铜的美国女子体操名将拜尔斯因“心理健康”问题退赛。拜尔斯退赛的决定获得队友以及多国选手的支持,亦有不少运动员受此鼓励,公开诉说自身正在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期大众关注运动员心理问题,原因之一正是拜尔斯在奥运这个全球瞩目的场合发声。本届奥运女子自由泳200米及100米银牌得主何诗蓓赛后表示,“比赛80%是心态”,令人不禁想起羽毛球男单代表伍家朗球衣风波发酵,其后表现失准出局……
请按此阅读全文。
活在“阈界”状态下的香港
阈界(liminality)一般指的是剧变中的过渡性社会。香港学者梁永泰便一针见血地以阈界概念演绎了香港的当前局势: “城市怎样过渡?一个城市进行根本性的改变(radical change),就要进入一个过渡期。在转变之中,民意会从多元走向对立,两极化后会变成主流独大。因为像学者Elisabeth Noelle-Neumann指出,反对声音会因主流声音的强势出现,而自动灭声。过渡性的社会是怎样的?当旧的社会制度被拆去,新的制度未成立,社会就会处于一个阈界,或囧域,像电影《无间道》中的无间状态,两头不到岸。人们活在不肯定的处境当中,两面不是人。”
佛家指的“无间地狱”也是民间所谓的“十八层地狱”中最底的一层,那里只有无间断受苦的状态。那么,香港要如何才能脱离这个状态?
请按此阅读全文。
以上文章节录自第278期《香港01》周报(2021年8月16日)之报道内容。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