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影评】周冬雨演技升华 演绎“矛盾一生”
《少年的你》是一出“攞奖级”大作,展现内地商业电影臻于成熟。本片在五大元素—角色、剧本、气氛、技巧、言志方面,可谓五项全能。周冬雨在新作更进一步证明其影后级数,她在《七月与安生》大获成功并非偶然,这次可望凭借《少年的你》再度冲后。
撰文︰李美
《少年的你》的人物设定助力不少,周冬雨以学生造型扮演应届考生陈念,也是宣传卖点,但更应着眼的是她如何演绎角色的内心矛盾。如果说,周冬雨在《七》的演绎重在“放”,在《少》里面她则演绎何谓“收”,可说“收放自如”。
事实上,《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的镜头,明显聚焦到不同人物的心理。观众宜用心细嚼,他怎样利用大量脸部特写,捕捉及突显戏中角色的内心变化。此外,紧密剪接不单令“众生相”锦上添花,还大大帮助了剧情与气氛的推进。
本片纵然不是史诗式电影,不似其他国产大片扯上国家层面,又或回望二战与文革等严肃议题。然而,这出极尽人性化的剧情片,相当“贴地”,而且“小中见大”,这也是中国电影日益进步的体现。
《少年的你》主要探讨校园欺凌及高考压力等社会问题,并引发一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戏中人设之高明,体现在女主角陈念的“矛盾一生”。究竟应否向遭欺凌致死的胡小蝶(张艺凡饰)伸出援手?应否举报以魏莱(周也饰)为首的霸凌集团?应该求助于警员郑易(尹昉饰)抑或小混混刘北山(易烊千玺饰)?她的一念之差,深深牵引着剧情,而且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别人,包括涉及两位同学的性命,以及她和刘北山自身的命运。
刘北山与郑易的“一黑一白”人设,亦挖掘得出奇地深。起初,这貌似是“两男争一女”的爱情对碰,讵料后来更衍生“兵捉贼”的较量,最后更发展至“兵救苦命鸳鸯”大团圆。两男到底谁是黑、谁是白?究竟哪位才是陈念值得依靠的对象?戏里的不同时间点,仿佛有不同的答案。
剧情上,每次剧情逆转也带来无比震撼。魏莱因何而死?陈念曾否出卖刘北山?刘北山真个判死?陈念有否伏法?本片一而再的“扭桥”,非但有强劲的后续,更难得是过程毫不突兀,由伏笔到回应均自然流畅,一切旨在推进情感而非吓人一跳。
电影最大的感情爆发点,无疑是陈念和刘北山两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一幕厉害之处,正正在于不用对白带动:单看两人脸部特写,怎样由错愕到落泪,然后再泪中带笑—这是陈念全片第一次笑,已教观众深深动容。经此铺排后,镜头马上交代陈念被捕,气氛上亦因此没有令人感到“不值”,反倒觉得二人因为郑易而获救赎。陈念的笑,乃坦然面对自己的开怀之笑。
剧终首尾呼应,一方面带出陈念重生—尽管她因案底只能当补习老师而非正规教师,刘北山亦可在闭路电视下光明正大做人。另一方面,电影最后亦交代,那位低头女生非因欺凌闷闷不乐,而是受困于未成年怀孕—即使欺凌问题受到正视,校园内还有其他问题尚待处理,包括使人窒息的考试压力。所以说,本片在言志方面不仅探究欺凌问题,更是反思内地的教育制度。
陈念与刘北山在受到警方质问时,反问谁来帮助有问题者,无疑是电影一大点题。陈念说“想保护世界”,刘北山答“我保护你”,这又是否理想的社会制度?陈念不找郑易而找刘北山,正源于警员以为童党停学就等于解决了问题,故当她再遇欺凌,唯有转投黑势力自保。片末交代,当局如何完善了欺凌政策,归根究柢,方法可能份属其次,最关键是有否一颗人性化的心。始终,解决问题不是按本子办事就算,郑易之所以坚持破案,不正是为了治好陈念与刘北山的心?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不过以“将来式”向前思考:如何营造一个适合生育孩子、令其健康成长的环境,才是《少年的你》及其英文名《Better Days》所象征的意义。
更多《香港01》周报影评:
【神探白朗:福比利大宅谋杀案.影评】推理故事拍成美国社会缩影
上文刊登于第193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2月16日)《《少年的你》演技升华 情感收放自如》,网上标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