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黄衣男堕楼悲剧 政治冷感青年为何上街?
香港的大型社会运动,似乎总是离不开世代政治的框架。千禧年后,由80后、90后到“废青”;60后、70后到“废老”,仿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种恰巧地住在同一个地方,一种是不计较物质的理想青年,一种是讲求物质主义的现实中年。这种世代的政治差别通常会被分析成“后物质转向”——年轻世代出生和成长于物质条件丰富的环境中,所以会比他们的父母辈更加倾向追求后物质价值。不过如果今天去问上街的年轻人,他们大多都可以列举种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置业、向上流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群其实也很物质的“后物质青年”呢?如果他们也觉得社会是不平等的,为何他们对左翼的政治主张似乎很不买账?
“其实我对政治真的很不熟悉。”步出快餐店的阿Gum一边整理头发,一边对记者说。如果你曾经在饮食业前线工作就知道,员工需要轮班工作,并要提早分批用膳,好让顾客能够在正常时间吃饭。阿Gum这阵子的上班时间是“晚三早一”,“放饭”时间是下午5时,即茶餐厅的下午茶餐牌还未收走的时间。
尴尬的进食时间习惯了就好,真正令阿Gum不习惯的是自6月15日一名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男子在金钟太古广场自杀后,一贯轻松的职场气氛变得一片肃穆。“你知道第一次有人在我的店舖旁边自杀,你会见到整个气氛不同了,你会看到整个气氛完全不同了。因为我的公司说得很清楚要大家(意指员工)开开心心,大家工作上会很乐观,经常笑,手舞足蹈,但你会看到那一阵子公司是一片静默,这件事让我觉得我想维护的东西,被人攻占了。”
7月21日,民阵发起的游行被警方要求把终点改在湾仔卢押道,当天下午5时,金钟道已经布满从卢押道蔓延过来的黑色人潮,阿Gum通常都是从金钟的太古广场走到湾仔的餐厅吃饭,只是这个多月来的金钟道,这个尴尬的用膳时间,多了大量这些走相反方向的黑衣人——他们都是从湾仔走到金钟的——特别是星期天。“我真的对政治不太敏感,我可以解释得到对政治不太敏感的原因。”
阿Gum成长在一个不太谈政治的家庭,记忆中上一次,也就是第一次参与的游行是2003年7月1日,十六年前他只有六七岁。第二次,或者应该说,第一次自己主动上街已经是今年7月1日的游行,第三次是7月7日九龙区游行。6月两次人数达百万计的反修例大游行,阿Gum都无法参与,因为在他工作的饮食业,雇员是很难在星期日放假的,而偏偏游行为了要让最多的人可以参加,总是在星期天或公众假期举行。虽然阿Gum没有办法参与每一次的游行,凌晨一点半下班的他会联络留守在立法会或政府总部的朋友,问他们要不要水或食物,“这些是我做得到的事情,人要生活,对我来说是没有办法。”
“例外”上街的青年:没特别留意政治,但会看新闻
上月初的两次上街对阿Gum来说其实也是例外——因为他为了后脑的纹身,请了十几天假。阿Gum一直强调自己是“现实”的,只是在公余或放假时间参与抗争。当他放假有时间,就“全副心神放了在7月7日那个九龙区游行”,找来了十个人组成“嘴炮小组”,向内地游客解释是次修例风波的由来,以及抗争者的动机,并询问游客们对这次反修例运动的观感,“放低自己”尝试去说服他们。
如果要比较,在众多所谓“遍地开花”的地区性游行中,7月7日的九龙区游行算是相对平和且谦卑的一次,因为有不少像阿Gum这样的人,特别准备了简体字传单,心平气和地向内地游客解释他们正在做的事,更有人提出用不同方言,例如上海话、闽南话,去接触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如此躁动的社会氛围下仍然有人愿意花额外的时间心力,用对方的语言去沟通。
即使阿Gum不断强调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可以做的事,但已经比好一部份人做得更加多。到底是什么驱使一个本来对政治相对冷感的人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呢?套用“解释工作完全失败”的政府官员的讲法,《逃犯条例》根本不会影响他的生活。阿Gum再次提到那宗近在咫尺的悲剧。“因为我是抽烟的,每次我走出公司门口,都会看到一群人在献花、烧香,觉得很心悒。”而自那悲剧之后,他不但自觉地参与,还去研究之前与特首林郑月娥相关的政治争议,“而你林郑月娥说话经常反口覆舌,还不只是这一次啊,我现在才开始看她以前的新闻什么的,湾仔那条什么街(记者:利东街),对啊,那些事情。这次你又说(示威者)是暴徒,又说不是暴徒……你这个人这样左摇右摆的话,你很难服众。”
继续阅读:“后物质主义”世代 追求比温饱更高的价值
上文节录自第174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5日)《讲了又讲的后物质主义 改变社会还是脱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