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人之苦】青年商学院毕业 为“面包”弃商投身政府工
特首林郑月娥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到“青年是我们的未来”,会致力做好与青年“三业三政”,即关注青年的学业、事业和置业;鼓励青年议政、论政和参政的相关工作。政府亦成立青年发展委员会,促进跨局跨部门协作,帮助青年发展事业和向上流动,让年轻一代看到曙光。但现实是,有欲向上流的年轻人看不到前景,面对“沙纸”不断贬值,最终为了生活稳定要投考纪律部队。(此文章为“四代人之苦”系列报道二)
商科毕业生为面包考纪律部队
24岁的阿喻梳起马尾,语调娇柔,与纪律部队强悍形象不太相同。她说,毕业后才萌生投考纪律部队的念头。地区名校出身的她,从小到大没有特别“愁出路”,以25分的公开试成绩入读科技大学商学院,但到头来的工作却与大学本科完全无关。
客厅的玻璃柜塞满了奖杯奖牌,大多是阿喻小时候参加奥林匹克数学比赛的战利品。她印象最深刻是成为华夏杯初赛的全国头十名。“我自小便觉得数学十分有趣,嚷着父母要参加相关的兴趣班,后来慢慢明白数理是我的强项,亦是我的兴趣。”
如果单纯为兴趣,她会选择入读理学院修读物理。但在平衡兴趣及出路后,她最后决定入读商学院,“基本上大部份人也是这样想的,当时商学院是很抢手、很热门的选项,理学院的收生(分数)则比较低,因为大家也想到出路问题。”
毕业后,阿喻在一间小型会计公司工作,月入14,000元,虽然不时要加班,但对她来说这份工作还算过得去。然而,她却看不到前景,“我们毕业后要应考数个QP试,加上要三年相关经验方可取得会计师牌(CPA)。有同事已考了试,但需要经验才可取得牌照,因而至今人工依旧。”她指入职三年后,薪金才会有较大升幅,这是本地小型会计师行的惯例,若继续做下去,月薪最多是三万多元。
阿喻直言为了未来,一定要放弃兴趣,故投考纪律部队。“起码政府工会跟通胀加人工,应付到生活所需,至少可以储到钱。在这个社会,你觉得自己数理了得,但雇主觉得这能力只值万多元。反而在其他领域,你觉得自己根本不出色,却有人愿意花二万多元的工资,觉得你值那个价。”
若可以再选一次,还会选择理学院吗?阿喻摇摇头,“理学院不也一样?中层职位不够,毕业也没有出路。”阿喻花了四年修读不太感兴趣的科目,换来一张“入场券”,但最后却投身不用大学毕业、与主修完全无关的职业,“是有点浪费,但生活稳定排在我现时的首位。”
“面包”与“理想”,阿喻只能够选择前者。
不同世代,不同煎熬:【四代人之苦】少年想对林郑说的话:考不到第一不是错【四代人之苦】青年打破现实局限 在初创窄缝中求生【四代人之苦】壮年难安居 基层、中产皆苦恼【四代人之苦】置业=安居?政府非缺地而是缺承担【四代人之苦】资深社工:我不觉得林郑对安老扶弱很热心
上文节录自第169期《香港01》周报(2019年7月2日)《听四代人之苦 解民生困局》专题报道中的《青年志难伸 在初创窄缝中逆流》。
相关文章:【回归22年.专访顾汝德】林郑不解民情 态度傲慢成民怨催化剂【专访周永新】世事在变 政府管治思维从未改变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