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协议】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一轮制裁下 伊朗前景如何?
货币暴跌,物价飙升,随着美国重启制裁,本可“喘口气”的伊朗人似乎又要为生活陷入挣扎。贸易中止,外资撤离,即使欧盟出面力挺,众多企业仍难抵挡美国威逼,纷纷离开伊朗。
单靠制裁固然会令伊朗吃到苦头;但在周边国家不配合的情况下,想靠这招解决美国总统特朗普眼中的“核问题”,非但难得要领,反可能令趋于友好的美欧关系再度恶化。而美国眼中的“战略对手”俄罗斯,更可能坐收渔利。
随着美国于今年5月正式退出伊朗核协定,8月7日,部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措施重启:首阶段将禁止伊朗购买美元、黄金,另禁止各国企业购买伊朗工业品,并限制向伊朗销售汽车和飞机;次阶段制裁预料将于11月启动,任何与伊朗有石油交易的企业或国家都将遭美国报复。
以当下态势,特朗普似乎已决定将“最强施压”的剧本进行到底。上周,他在Twitter威胁伊朗总统鲁哈尼“不要再威胁美国,否则将承受历史上少见的后果”。8月7日,他又表示“想和伊朗做生意,就别想和美国做生意”。对特朗普而言,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在他眼中,连已拥有核武器的朝鲜都“因制裁而乖乖走上谈判桌”;筹码远少于朝鲜的伊朗,自然也会屈服。
制裁后复苏慢 经济基础薄弱
伊朗不同于早前饱受制裁之苦,且与环球经济脱节的朝鲜。对朝鲜而言,政府尚可呼吁民众“勒紧裤头”共度时艰。不过,伊朗经济尚维持开放,国民可自由购买黄金、外汇以规避经济风险,无意中令政府手中“弹药”减少。而且,与冷战后一直维持贫困的朝鲜不同,受制裁前的伊朗经济发展不俗,教育体系亦十分完备,因而形成一批专业人士和中产阶级。
多年制裁之下,伊朗经济规模整体萎缩。根据2016年中伊朗官方公布的数字,伊朗全国失业率约为13%,青年失业率更高达30.2%。有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量中产和富裕阶级面对制裁带来的生活不便及就业难题,纷纷移民另谋出路,带走伊朗本就紧绌的资金和人才。根据《路透社》报道,2017年,伊朗估计有15万持大学学位的公民移民海外,比例高踞世界之冠。
伊朗现今的经济情况并非完全因制裁形成。伊核协定签订三年来,伊朗经济未见转好,通货膨胀及失业率均维持在双位数。去年底至今年初,由于不满解除制裁后物价飙升,以及政府将过多资源拨予革命卫队,伊朗境内数十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一些示威群众更打出“打倒哈梅内伊”的旗号,打破过往抗议不触及宗教领袖的底线。尽管在警察和革命卫队辖下的民兵镇压下,抗议很快消散,但示威也将伊朗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表露无遗。
随着制裁政策落地,当下伊朗经济情势更是一片愁云惨雾:货币里亚尔近两周来贬值约三分之二,不少商户面临“货比钱贵”的窘境,索性罢市不做生意。市面上日常用品的价格,已较年初大规模示威爆发时,再上涨五成左右。
不少观察者将里亚尔的暴跌归咎于美国制裁。然而,里亚尔的贬值并非此时才开始,由伊核协定签定到去年年底,里亚尔的真实汇率已贬去将近一半。更何况,纵使回到伊核协议签订前的状况,里亚尔都不至于如此贱价。
换而言之,美国制裁只是诱因,货币暴跌的主因仍是国民对政府“拼经济”缺乏信心。与其说美国制裁导致了如今伊朗经济秩序混乱的惨状,不如说核协议签订三年来,伊朗持续疲软的经济为美国发起制裁攻势、制造伊朗内乱提供了机会。
短期:西方企业撤离 失血难止
短期来看,伊朗首先要面对失去西方资本和市场的阵痛。正如《香港01》早前刊登的《特朗普终撕去伪装 伊朗人灵活抵抗》一文中所言:美国对伊制裁严苛之处在于,其不仅禁止美资企业同伊朗有生意上的往来,更凭美国掌控国际结算系统SWIFT,及美国自身庞大市场的优势,对同伊朗有贸易往来的外国企业作“二级制裁”。早前中兴集团遭“禁售处罚”的肇因,便是其试图通过影子公司开展伊朗业务,以规避美国制裁。
由于欧盟国家与伊朗间存在不少经贸联系,早在去年美国初初放风将退出伊朗核协定时,便已遭到欧盟强烈反对,声言绝对不会拿香跟拜。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德国总理默克尔更先后赴美游说特朗普。可是,纵使马克龙在国会演讲,也在华盛顿故居弗农山庄用了晚餐,却仍无法令特朗普回心转意。无奈之下,欧盟只得通过“阻断法令”为企业尽可能减低损失。
可是,所谓“阻断法令”似乎效用成疑。该法令规定若美国对他国制裁殃及欧盟企业,涉事企业可毋须遵守。但是,法令仅限欧盟范围内有效。对于大部分在美开展业务的欧洲企业来说,若他们在美国受制裁,却不能向欧盟或欧盟成员国法院提出索偿要求。8月7日制裁落实当天,德国工商会总干事万斯莱本(Martin Wansleben)便已提及德国企业正逐步撤离伊朗,其中便包括西门子、梅赛德斯等著名企业。今年首五个月德国对伊朗出口已下降4%,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增长了16%。
对美立场强硬的德国也如此,本身与伊朗有密切经贸往来的法国受伤更重。早在7月,法国最大货柜承运公司达飞便宣布放弃经营伊朗业务。法国能源公司道达尔的行政总裁潘彦磊(Patrick Pouyanne)亦直言:“如果我们继续投资伊朗,将无法进入其他市场。为保护公司,不得不撤出伊朗市场。”法国标致车厂也计划在年内完全撤离伊朗市场。
早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将北京要求航空公司在“台湾”前加上“中国”的要求,比喻成“奥威尔式的胡言乱语”,指控中国用政治手段干预美国企业的商业决定。如今,在欧洲企业和欧盟官员看来:美国不仅重重打了自己一巴,以强权强迫企业服从制裁,这样的要求甚至无视契约精神。美国与其他六国签订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后,欧洲企业本以为美国会遵守承诺,纷纷前赴伊朗开拓市场。如今,才过去短短三年,已投入的资源等未及回本,便要贱价卖出。如此遭遇只因“盟友总统”的“狂人”性格。
不过,就算再不忿,欧盟似乎只能打碎牙齿往下吞。若要有效保护欧洲企业,欧盟须对在欧美国企业采取对等报复措施,如此必将掀起美欧间新一波贸易冲突,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好不容易赴美协调的结果也将付诸东流。另一方面,欧盟也正为英国可能的硬脱欧焦头烂额,不会希望在美欧关系上节外生枝。
然而,此番事件将加重欧盟官员及相关国家领袖的反美情绪。早前,以马克龙为代表的对美强硬派便提出“鉴于当前局势,美欧间不适合进行诸如TTIP般广泛的贸易谈判”,更反对开放农业壁垒,与容克宣称的立场不符。而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更对广泛豁免关税深感疑虑。今次“伊朗事件”或许会加重他们的分量,令美欧后续谈判更加桎梏难行。
中期:来自三大国的及时雨
从中期来看,中、印、俄或将成为伊朗救星。相比起欧洲国家面对美国威胁时的畏缩,伊朗周边的三个大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似乎没这么多顾虑。中国和印度两国即使在伊朗被制裁期间,都是该国的主要石油买家:今年上半年,伊朗平均每日向中国出口66万桶石油;出口印度的石油数量也在制裁结束后飙升,由两年前的每日20万桶,达到今年5月每日70万桶的水平。而作为伊朗的“准盟友”,俄罗斯长期以来向伊朗提供军售和军事培训支持,另外,身为产油国的俄罗斯也从此轮制裁导致的油价上涨中坐收渔利。
事实上,伊朗总统鲁哈尼早前已打出“中国牌”,表示获得中国承诺将持续进口伊朗石油。对中国而言,美国的制裁威胁自然少有担忧:暂且不论中国大部分社会资源集中在国有企业手中,以服务国家利益为重。早在伊朗2015年前首次遭遇美国制裁时,中伊间商贸往来便未有中断,2012年至2015年期间,两国经贸额甚至以每年15%的速度上涨,而在当时,中美间还不曾爆发全面贸易冲突。
如今,中美既已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见的筹码都被双方逐一推出,中方自然毋须顾忌与伊朗做生意会招来美国的额外报复。根据《美国之音》报道,中国汽车企业正试图填补欧洲车企离开后的伊朗市场:当地最大外国汽车组装公司科德罗已准备组装东风货车,以取代原有的雷诺产品。而中国石油亦计划接管法国道达尔公司离开后留下的南部天然气田开发。
至于印度,则凭借其地缘政治优势维持与伊朗贸易。由于印度发展过程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加之其本国能源储量甚微,很难抗拒伊朗开出的优惠条件。洞朗危机结束后,莫迪同习近平私人关系显然走近,亦带动两国关系回暖;另一方面,印度传统上又同俄罗斯关系密切,游走于中俄美三国间,手握众多筹码,美国自然不敢轻易将“制裁长臂”伸向印度。
远期: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
若将眼光放远些,无论是发起制裁的美国,抑或如今挣扎中的伊朗,都应有所反省。有了三个大国的输血,伊朗经济不至于在制裁中崩溃,而美国藉经济压力令伊朗让步的企图更难以实现。一直以来,美国都习惯了“透支消费”:美国人习惯先消费后埋单,国家财政累计大量外债。而在政治层面更借由其美元体系和信用体系,透支其影响力,勒令盟友及其他国家跟随其外交政策。这样的政治债在特朗普上台愈借愈多,但倘若美国国力有朝一日缩小时,便是政治债爆煲之时。
伊朗虽不至被制裁压垮,却要提防内部问题。上轮制裁期间,革命卫队和宗教势力借机控制大量经济命脉,间接令贪污和不公蔓延,造成制裁解除后民怨依然四起的局面。如果不妥善处理,类似的剧本可能重演,令伊朗这座堡垒有朝一日从内部被攻破。
上文节录自第124期《香港01》周报(2018年8月13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一轮制裁下 伊朗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