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医生成平刚:再生一个小孩抚伤痛
汶川地震十周年。地震让废墟丛生,再没有鲜花。遇难者的未来被不由分说地摧毁,家属也在舔舐伤口中度日,走在爱与痛的边缘。宏大的意义常常很难记住,如果说十年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但那些一寸一寸活过来的细节,总会在以后某个场合讲故事的时候提起。伤痕永在,只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那便好了。撰文:三七
成平刚医生是地震的幸存者,十年,三千多个日夜。他日拱一卒地守在医院的岗位上,工作、升职,看着“再生育”的儿子一天天长大。未来就是这么不知不觉走出来的,每一步都算数。
“5.12”汶川特大地震,北川老县城是重灾区。在十年前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地震里,成平刚是北川县人民医院唯一幸存的外科医生。地震中,他失去了亲人长辈和儿子。北川县人民医院的重建之路曲折艰难,成平刚没有离开。2011年,新医院最终落成于北川新县城。成平刚也已于去年升任北川县人民医院院长了。
失去方知珍贵
戴着眼镜,身材微胖,47岁的成平刚点起了香烟。“地震出来那几年抽得很多。”他说,那个时候心情很郁闷。现在他抽得少了,偶尔来一支。他开玩笑说,“地震那一瞬间,不管有钱没钱,官大官小,都一样。” 十年生死两茫茫,如果他的儿子还活着,现在应该是21岁了。
成平刚的家位于北川新县城的尔玛社区,医院就在家的对面,走路只需要5分钟。这家2011年重建的医院,目前有300多名工作人员。“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来时,医院的七层楼变成了一层,127名医院职工被掩埋,幸存的在职员工47人。地震的时候,前一天刚值过夜班的成平刚从家里逃出来,十几号人的外科科室里,只有他逃过这一劫。
幸存的医务人员在倒塌的北川中学附近迅速成立了医疗小分队。“县委礼堂前面有一个空地,那里已经有很多病人。”成平刚回忆,“作为外科医生,包扎、止血、固定这些技能都是最基本的,那个地方也只能提供这些东西。”成平刚的妻子从单位逃出来后,也随夫协助救援。
“那是医生的本能,必须要组织。包扎的、找东西的、给病人输液的,平时救援的时候,都有经验。”余震不断,救援至2008年5月13日下午,来自绵阳等地的救援力量基本都到达了,伤者也陆续转移到他处,医疗小分队撤离,疲惫的成平刚稍松了口气。
在绵阳市的医疗救治点里,成平刚再次投入到救援中,连续几天几夜。直到一周后,成平刚和妻子到了儿子学校,才得知儿子已经遇难。一些家属长辈的遇难消息也纷至沓来,噩耗沉重打击了这个看似壮实的男人。时至今日,儿子的去世成为了成平刚父亲的心结。“到现在我的父亲都在埋怨我,为什么不抽时间去找。”成平刚坦言,当时没意识到儿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没这方面的资讯。”
成平刚拿不出以前的一家三口合照,关于儿子的一切物品,都被地震埋掉了。逝去的儿子胖胖的,爱吃辣的面条,学习成绩很好。每逢孩子过生日,还有“5.12”的时候,成平刚总是会想起,“失去的东西……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贵。”
看得到的影子
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作为医生的成平刚不会不知道。地震前,他谈不上有抽烟的习惯,失去至亲后,他觉得这是释放压力的好方式。酒精也是一种助力,“真的真的。”他强调,尤其是晚上,有时候喝醉了,啥事不想,天就亮了。
“5.12”地震后半年的一天,成平刚在家里抽烟。烟雾缭绕间,妻子颇为严厉地说了一句:“你还要继续抽烟吗?”“我还想再带一个孩子。”妻子说。
成平刚回忆,地震没多久,他就有再带一个的想法,“起初我老婆很反感这个事情。”但是妻子的生日没多久之后,她突然提起来这个事情。“一辈子,我们两个孤零零的,也不是办法,还是带一个。至少心里有个寄托。”他说,“北川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地震后,没带起小孩的,离婚的比较多。”
2008年7月,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启动了“地震灾区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以说明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据中新社报道,汶川特大地震震后再生育工程十年总结活动于2018年5月5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举行。据悉,截至2015年底,汶川地震再生育家庭已出生婴儿3,542个,除了自然受孕外,还有试管婴儿技术提供支援。
成平刚是其中一个再生育家长。他听从妻子的劝告,戒了几个月的烟。2009年春节过后,妻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检查获知自己怀孕了。39岁的妻子属于高龄产妇,这次怀孕显然压力更大了,她全身浮肿,行动很不方便。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妻子在绵阳市中医院免费剖腹生产,这个家庭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生命。如今,孩子已快九岁了,同样是男孩儿,同样是胖胖的,“学习成绩一样的好”。家里多一个孩子,让这个家庭觉得“更稳定,更有盼头了”。
成平刚位于尔玛社区的家大约有106平方米。2010年山东省援建北川的所有专案全部竣工,北川新县城离老县城约23公里,所在地为永昌镇。成平刚介绍,在老县城他原本属于有房有户,目前居住的安置房是摇号摇到的,“地震前是三个人,每人30个平方米,每平方米600元;我们这个房子是106平方米,超出的16个平米,相当于每平方约1,600元。”共8万元的房款对于当时的成平刚是一笔大数目。由于国家提供3年的无息贷款,他在所限时间内还完了贷款。
生于地震时,他们的名字都带着余震
家庭生活慢慢地走向正轨,孩子也慢慢长大。每年春节、清明节或者“5.12”的时候,他们乘车回老县城纪念逝去的亲人。沿着山路,从老县城经过,“我们也给孩子讲过往事。”
“在家里头和儿子在一起,他也会问哥哥是怎样的。”成平刚说,现在家里也不是特别忌讳了,“都可以谈。”成平刚说能在现在的孩子身上看到一些过去的孩子的影子,“以前那个很乖,这个调皮得多啊,太调皮了。”这位乐观的父亲笑了出来。
家乡的医者
现在,从成平刚的家走到他任职的北川县人民医院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4月14日,当记者第一次联系成平刚的时候,他在上海误机了,当晚回到北川已经很晚。像这样的出差,对于身为院长的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每个月基本都有出差。”他说,“很多情况下,是开一些有关医院管理、医疗品质的会。”
平常的工作日里,早上7点45分,成平刚就会出现在这所他供职22年的医院。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川人,1991年他考入泸州医学院学习临床医疗专业;1996年,品学兼优的成平刚回到了家乡,成为北川县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至今从医22载,去年他升任北川县人民医院院长,仍兼任普外科主任。
到了办公室,成平刚会打开电脑把整个医院昨天的各项指标都看一遍,“比如品质指标,效益指标,看完成得怎么样。”当院长以来,他的工作内容以行政管理为主。但是,作为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星期三是医院专门给他安排的手术日。每周五是专家门诊日,他还需要查房,他介绍,查房就是指导下级医生,对疑难、重症,提出更高级别的诊治。平时还要督促安全、文化领域,跟年轻医生交流职业规划。一周下来,能够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
身为普外科主任的他在医院内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外科医生。地震前,由于业务发展要求,他先后进修了胸外科、腹腔镜等新领域;地震后,他又回到了普外科,“那个时候外科医生只有我一个,肯定要解决老百姓最常见的多发病。
后来,成平刚又赴山东章丘市人民医院进修肝胆、胃肠、两腺外科,他介绍,微创和肝胆外科是他近几年的发展方向。“北川的肝胆病人很多,在普外科,这样的病人占到一半左右。”
除了生死 都是小事情
2011年,成平刚在一次招聘工作中向四川的其他医院介绍自己的履历,“当时开玩笑说,想把自己卖一下,看能卖多少钱,怎料对方给出了年薪30万,并解决住房和妻子工作、子女就学问题。成平刚说当时自己不是真的想走,对比起自己那个时候一年不到几万元钱的收入,外面的世界似乎更有吸引力。“当医生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这个专业,还是很希望为自己家乡老百姓提供服务,既然自己有这个技术,就应该为自己的父老乡亲解决问题。”
北川消费其实已很高,房价也很高。成平刚觉得四川人还是比较知足。未来的日子里,他希望努力工作,把单位管理好,他觉得管理无止境,目前北川县人民医院的资讯化管理,跟大城市医院,还有很大的差距。
回望地震这十年,见惯生死的成平刚觉得,大灾大难面前,人是很渺小的,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情。“我们地震出来的,对很多东西都看得很淡了。”成平刚笑着,吸上最后一口烟,“对医生来说,还是那句话,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不能放弃。”
三七传媒工作者
上文刊载于第110期《香港01》周报(2018年5月7日)《汶川地震十周年 走在爱与痛的边缘》。
其他有关汶川地震十周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