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劳动者.一】清洁工:装备“足够”不用怕?
“在家工作”成为不少打工仔的日常。然而,在疫情期间,这个城市仍然有一群人默默外出工作、坚守岗位,维持城市最基本的运作,并站在面对病毒的第一道防线上。对于一众因为工种限制仍要在外工作的基层人士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中招”之余,又能确保生计不受影响。
“怕什么?我那么老了,也不怕(死),亦不轮到自己惊。”被问到会否担心新冠肺炎疫情时,在大埔某私人屋苑的垃圾站当食环署外判清洁工已有三、四年的叶伯淡然道。
跟叶伯走一趟平日的工作路线。叶伯戴着劳工手套,推着垃圾车,车上盛着扫帚及两个大圆胶桶,每到一处垃圾桶,便把快将溢满的垃圾或用扫帚压一压,或倒在垃圾车的胶桶里。有时,看到放在垃圾桶旁的一袋袋外卖垃圾,叶伯会有少许抱怨:为何不直接弃置于垃圾桶内呢?有时,看见被随手丢弃、用过的口罩,叶伯抱怨之后,还是会弯下腰收拾好。
未察觉到危险所在
“真的不担心吗?”记者问。“我‘身经百战’!哈哈!”叶伯轻轻笑了几声。
叶伯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在于他认为现时有“足够”的防疫装备—1、2月时疫情初期,公司每天向每名清洁工派发一个口罩,现在改为一天两个,听说因为市面多了供应,之后每天能从公司分发到三个口罩。
迟迟拒列入职业病
早前曾有工会要求政府把新冠肺炎列为职业病,以保障染病员工可获合理补偿,但政府一直以“需要更详细的数据”推搪。劳工处副处长(职业安全及健康)梁永恩于4月在立法会回复议员提问时表示,由于新冠肺炎在香港是广泛传播的病毒,难以确认患者是于职场上或在日常社交生活中受感染,现时亦未见某类工种特别多人染病,故需在掌握卫生署数据后才能展开相关研究。
那么,为何当年会把非典型肺炎(SARS,俗称“沙士”)列为职业病呢?梁永恩说因当时医护人员染病数目是“很高的比率”,感染率占总患者的22%,故符合以上条件。
上文节录自第22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8月31日), 文章原题《疫情下的劳动者们 为生计徬徨 陷健康风险》。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