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中国古代最神秘暗器 电影作品加工成今日认知
香港资深编剧梁立人先生于7月11日离世,梁立人在亚视年代的名作《大内群英》深入民心,虽然在更早之前已有关于雍正弑父夺位的影视创作,但是因为电视媒介相对普及,《大内群英》让雍正故事更为广传。当中尤其雍正与他所设特务机构,和与传说最神秘暗器血滴子的关系,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佳话。
这次便为大家介绍这款传说中的暗器:血滴子。
延伸阅读
【ATV】大侠霍元甲:亚洲电视永恒象征 黄元申梁小龙演精武传奇
【ATV】TVB武侠频道重播甄子丹《精武门》 重温叶问前的宇宙最强
神秘血滴子与野史中的雍正
血滴子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并不见于历史记载,而只流传于清末民初的小说中。暗器的描述看似天荒夜谈,但又绘形绘声,名气之大满足很多人猎奇心态。血滴子最先见于《胤禛外传》、《吕四娘演义》、《雍正剑侠图》(童林传)、《清史演义》等小说中。
野史相传雍正(胤禛)弑父夺位,为了镇压反对势力,于是设特务机构“粘杆处”,而又有说这个机构又名为“血滴子”,因为机构中人都以“血滴子”为暗器取人首级。有说这件暗器便是雍正首下大将年羮尧发明,而据《茅山奇谈录》则为茅山道人泉青所发明,为雍正用计偷为己用。雍正年间又大兴文字狱,相传“吕留良案”中,汉族文人吕留良因文字狱遭祸,其女吕四娘为父报仇,精研武艺,最终凭血滴子取雍正首级。
血滴子的形状众说纷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一种笠形或钟形罩子,顶端系有索链,罩子的开口外缘环布着一圈鲨鳍形钢刀,使用时一手抓住索链,一手将血滴子抛向敌人,血滴子会像飞盘一样不断旋转,套在敌人头上,操作者则利用索链控制方向与收回,便可把对方首级割下。
以上有关血滴子的描述,都是近代影视创作人员根据晚清小说和民间传说而创作,影响我们后人的认知。
有关血滴子的电影
七十年代便有几套关于血滴子的电影,再加上电视剧《大内群英》渲染,令大家对血滴子充满好奇,亦形成我们现在的认知。例如1975年由陈观泰等人主演的《血滴子》 ,讲述了清雍正皇帝为铲除异己,命令御前侍卫辛康研制神秘武器,可在暗地杀人。辛康通过街边杂耍抖空竹、转盘子,得到灵感研制出血滴子,这种武器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级。所谓一物治一物,结尾主角马腾也因雨伞,悟出了用铁伞破解血滴子的方法,并在《清宫大刺杀》(1978)中发扬光大。
1976年,由王羽自导自演的《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则把清宫权斗搬到到了江湖上。独臂拳王俞天龙,不甘清庭暴政,大战清庭鹰犬封神无忌。电影中,血滴子的外形略有改变,顶部改成了红色,与清朝官员带的帽子相似。另外使用者封神无忌是一个瞎子和尚,本片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破解血滴子的方法。
九十年代打后,例如1993年《东方三侠》和2012年刘伟强执导的《血滴子》,电影中血滴子大致设计都是沿用七十年代前人思路(当然还有《整蛊专家》中恶搅的忌廉血滴子),这暗器造成如飞盘一样,只要套在别人头上一按机关,便可取下首级,而在2012年版电影中,雍正靠这暗器成立“皇家十二勇士团”,并以“血滴子”为代号。
延伸阅读
现实血滴子? 算了吧
早年《国家地理频道》曾制作专辑谈中国的十大暗器,节目中将血滴子排在第一位。还访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研究员王晓春(音译),他认为250多年前清朝的科技,是绝对有能力造出这种暗器。但是,节目亦访问了民间研究者和武术研究者,用他们结合文献的研究成果,造出了一个一比一的血滴子来实验。
但正如节目中提及,可造到血滴子和能否有效运用血滴子是两个问题。节目制作中邀请了武术指导杨肯,尝试以抛掷和打筋斗凌空把血滴子套上敌人头部两种动作做测试。 虽然测试的动作设计认为在有熟练的训练下,使用者若有很强的臂力和有绝佳准确度,血滴子杀敌是有可能。
但从当时影片可见,是在对方是假人不动的情况下,示范者试好几次才能勉强成功一次,若以这标准来说,笔者对这暗器效用抱有极大质疑。
其实,在中国古代已有绳镖这种可抛掷和回收的武器,笔者认为这或者是血滴子原型。而绳镖的镖形相对血滴子在重量上却有明显差距,只有大约300多克重量。亦因为不是太重,用者才能灵活施力,运用绳的摔劲做出掷抛远击、缩短近击等动作。
要运用绳镖,对用者有极高武艺要求,都是要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使用。这类需长时间训练才能有效运用的暗器,让训练成本大大上升,再者刺客其实用刀好像更实际。不过,很多人因为刺客只会执行重要任务,不会胡乱派出,是英中精英,单单这点就已让后人为其添上无穷神秘面纱。
相关文章
【实用文系列】八极拳卢韦斯师傅:大枪武艺基础三式 扎、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