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武林】王宝强回归武林 甄子丹现代武侠的深层解读
最近Netflix上映2014年的《一个人的武林》,这部电影虽然没甄子丹“叶问系列”那么有名气,但当中不论是武打还是剧情,加上“功夫是杀人技”、“先拳后腿次擒拿,再用兵器后内功”等等的金句,还是让人印象深刻,更令人反思现今武术意义。
“擒拿有成,方进兵器”有没有道理? 在21世纪舞刀弄枪练拳术,还有意义吗?
没动机的动机
与很多典型武打片的“好人打坏人”故事相比,《一个人的武林》加入了一点侦探元素,而当中“坏人”的出发点也很“浪漫”:
封号“南拳王”武术家死于重拳之下,重案组总督察陆玄心(杨采妮饰)专责调查。犯了误杀罪的服刑犯人夏侯武(甄子丹饰),主动表示愿意协助警方调查,条件是立刻假释出狱。
从一个武林口诀:“先拳后腿次擒拿,再用兵器,由外而内,天人合一”,夏侯武断言凶手行凶目的并非寻仇,而是按口诀挑战不同高手,结果果真如此:“北腿王”、“擒拿王”及“兵器王”的武术界精英相继遇害,均死于各自成名的武功之下。
行凶者于修(王宝强饰)过去醉心武术,在妻子支持下练得一身好本事。但妻子因病离开,他尽失生存意义。而这一连串的凶案,其实是为了引出夏侯武来打一场。
武打片最重要的是做出“每场交打的理由”,以及“为何这样打”。很多时看现代武打片,其实总有种“为何要赤手空拳打拳头交”,或者“这个世代在哪儿找到剑来打”的疑问。但要用拳挑战“南拳王”,用剑打“兵器王”,就很合理了。
另外,看到有评论指,于修的挑战理由不充分:妻子是病死的,与高手无关,为何妻子死了要找他们寻仇?
但于修的人生只有两件事,那就是妻子与武术,而且因为是妻子支持他练武,所以妻子的地位明显更重要。失去了妻子,他没有了存在意义(哲学点说就是出现了“存在意义危机”),武术就顿时成了他的全世界。他很想填补那个巨大的空虚,结果就是靠不断挑战高手去寻找生存的意义,但其实他的目标是结束这一切,也就是“死”。
他说“功夫是杀人技”,所以才要“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当中死的是谁,其实他不太介意。死的是对手,就挑战下一个高手;死的是自己,就可以去陪妻子了。
致敬
这套电视中的各个高手的演员,都跟武术电影甚有关系。“北腿王”是释延能,也就是《功夫》中腿功那位,是少林寺第34代弟子;“擒拿王”是喻亢,是多套电影的武术指导;“兵器王”与上任“兵器王”是樊少皇和姜大卫,分别有多套武术电影或剧集作品;“内功王”是武指前辈元彬。除了演员更是螳螂拳大师的徐小明、著名武指及导演袁祥仁、著名武指林迪安也有客串。导演也有在访问中提及,此片有对香港武术电影致敬之意。
而主角甄子丹为人熟悉,但其实黄宝强从小就学武,8至14岁更是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法号“恒志”,因此这次他回到本业,不再作搞笑角色,演出凶狠杀手,亦大获好评。
心意六合拳与“先拳后兵”
甄子丹在戏内有一段口诀,帮助警察查案,被很多人引用 (在戏内说这对白时,有种因对武术的痴迷而来的压迫感,或者甄子丹与王宝强的角色也就一线之差):
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擒是死的,拿是活的。先拳后腿次擒拿,擒拿有成,方进兵器。兵器乃手足之延伸,所谓人器合一。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阴外阳,内外贯为一气。一形不顺,难练它形。
当中“ 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前者是心意六合拳中的外三合,后者是内三合,“内外如一,成其六合”。但拳谱中说“六合”时,也有说是“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至于口诀中的其他部份,就未有找到是来自什么武术。
在此抽身出出来讨论一下,当中说到“先拳后腿次擒拿,擒拿有成,方进兵器”,看起来“循序渐进”,但其实不太必要,尤其是兵器。很多门派都有拳术与兵器,当中一些手法、步法是有关的,有一定基础然后才学习兵器当然是好,但在学习上次序其实也不一定要如此。
最简单的例子是,很多玩欧洲剑、剑道、剑术等等的人,也是一开始就练剑,也没有练拳术,亦不见大问题。过去武编参加过的台湾HEMA活动,当中也有很多没有任何武术背景的人参加:
另外,兵器对打与拳脚对打的差别也很大,拳脚有抗打可练,兵器就没有抗打可言。因此虽然“如何先击中对方的同时不被对方击中”在拳脚和兵器中都适用,但在前者仍可“硬食”,后者就不可以,当中有著质性差别,故此技法亦有差别。甚至反过来,一些拳术本来是来自兵器,透过练习兵器,可能更能体会动作当中的含意。
不知大家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一个人的浪漫
只是,不能否认在现今世代,功夫不再是杀人技,起码不是最重要的用途。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武者学武的意义何在?大家学武至今,或者都会被问过“你练这么多,你够AK47打吗”之类的问题。
是的,没人可以练到肉身挡子弹,但仍有多种回答此问题的答案,例如“武术现今是种比赛模式”,就像你不会去问跑一百米的运动员“你练这么多,你够法拉利快吗”一样;
亦可以答“武术除了搏击,亦有历史文化、品德培养等等要素”,因为除了技术外,武术的其他面向一直都很重要,尤其在个人成长上;
也可以直接说“打拳是为健身、为开心”,人类娱乐一向也没有理由,很多运动的专门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帮助也不大。足球技术就不见得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足球仍是个受欢迎而且有意义的运动;
更狠的大概是当别人问你这条问题,直接说“那我们现在打一场,我赤手空拳,你拿你的AK47出来”。
确实武术与其他运动相比,其防身能力还是从根本上高出很多,毕业武术与搏击就是“人打人的技术”。虽然不建议街头冲突,但冲突不是想避免就可避免的,当冲突来到,懂一点总比不懂好。Joe Rogan也在其节目中被问过学习巴西柔术的实际意义,他说“Well,如果我跟你打起来,我可以杀死你”:
而在戏内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正面答案。但电影背景仍是在武术“无所用”之下,大侠唯有隐于市,去当货车司机、厨师、电影武行、纹身师、艺术家等等。在这个角度下,就更能见到王宝强角色的“浪漫”:全套电影中只有他执著地追求已经不再有意义的“天下第一”,追求“真正的”武术成就,假如追求失败就是死,把武术带回他认为的“杀人技”时代。
“一个人的武林”可以是指当了天下第一后只有一个人,也可以指仍身处这种意义下的武林的人,就只有他自己一个。
延伸一下,“时代问题定义一个时代”,武术发展到目前,是要使技术竞技化运动化?是要向文化方向发展?还是只保留当中防身的部份?当我们说传承时,又在传承什么?传承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