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八卦掌武医宗师:郑怀贤

撰文: 李开泰
出版:更新:

提起中国奥运第一人,自然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的刘长春。而在4年后的柏林奥运,民国政府亦派出了表演团参与。其中武术代表队的领军成员,就是被后世称为“武医宗师”的八卦掌名家——郑怀贤。

 

由学艺到兼习骨伤医科

郑怀贤(1897—1981),本名郑德顺,字怀贤,河北安新县人。年幼时曾在私塾学习,后因家贫而辍学。10岁那年安新县举行庙会,除了花炮、高跷等民间技艺外,还有不同的武术表演,其中尤以“舞叉”最令郑怀贤印象深刻。及至年纪稍长,郑怀贤便拜人称“飞叉大王”的李洱庆为师,兼习骨伤医科。往后数年,郑怀贤一直跟随李洱庆四处演出卖药,在河北一带颇具名气。
 

奥运表演团

1936年,纳粹治下的德国主办了柏林奥运会。虽然这次没有中国运动员参赛,但民国政府亦派出一个表演团出访,而国术便是今次的主要项目之一。因此当局对是次表演团的名单非常重视,并在国内举行了一次选拔赛(数年前徐小明执导的电影《夺标》便是以此事为蓝本)。最终郑怀贤以总成绩排第三获选,临行前更得到蒋介石夫妇在行政院接见,并合照留念。而郑怀贤亦著实不负众望,其所表演的飞叉在德国引起炽烈回响,被视为当届奥运的经典片段。
 

1936年柏林奥运武术表演队合照。(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H60EuB)

回国后的郑怀贤自然是声名大噪,更被黄埔军校聘为国术教官,总共训练了五期学员。而在抗日战争其间,他亦担任了中央军官学校的技击教练,并时常跟周剑南、张英健、洪懋中等武术名家交流切磋。由于这些名家之中,有不少人后来都迁居到台湾,故此现时台湾流传的孙氏内家拳法,好一部分都是出自郑怀贤的体系。

 

重回医药

1944年,郑怀贤去到了成都体育专科学校任教,自此便在成都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怀贤曾经担率领西南武术队参加“全国民族形式运动会”。不过随著国家体育政策的改变,郑怀贤亦逐步将自己的工作范畴,重新转回到医药上。他在1958年创办了成都体育学院,并亲自担任院长前后达23年之久。其后他又建立了运动医学研究室,并撰写了《正骨学》、《伤科诊疗》、《伤科按摩术》等教材,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骨伤科及运动医学专员。
 

郑怀贤的上课片段。(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FqUpzh)
郑怀贤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骨伤科及运动医学专员。(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FqUpzh)

1981年,郑怀贤因为冠心病在成都逝世,享年84岁。虽然当年郑怀贤并非以首名成绩,入选奥运武术代表队。但对很多武术界人士来说,他的飞叉实在是当届奥运最精彩的表演之一,中国武术亦是因为他,才能在奥运史上留下首个足迹,故称他为“奥运武术第一人”亦不绝为过。至于他对中国医药发展的贡,就更加是惠及万民:武医宗师,可谓当之无愧。
 

适逢郑怀贤120诞辰,成都体育学院在校内的怀贤广场,为其设像留念。(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FqUp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