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at/Kali/席拉/西拉】钓鱼狩猎技而来的菲律宾长矛
我们常说菲律宾的著名武器必选魔杖,是指一枝二十多吋的短棍,可以一根或两根使用。其实,除了短棍魔杖外,菲律宾仍有自己独特的长兵器,这便是今次为大家介绍的Sibat(菲律宾长矛,在菲国多称为bangkaw)。
菲律宾长矛历史十分悠久,大约流行于西菲律宾如Negrosm(内格罗斯岛)一带,原先为当地猎户或渔民用作狩猎所用工具演变而来,长度连矛尖约40吋左右。Sibat通常用用藤、竹或硬木制,并以磨尖金属做矛头。矛头可以是单刃、双刃或者是尖刺状,形制因其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现代社会因为不便以尖矛在城市中练习,而多改为长棍。菲律宾长矛会视乎用途而改变握法。单手执法像中国单头棍握法。正手握时,双手一前一后,最后手会握著矛末端,长的一端伸前。反手握时,双手一前一后,最前手会握著矛末端,长的一端伸向后(像爬艇动作)。而双手各执一矛时,则握著矛中间位置,双手一矛以防卫为主,另一手矛作主攻,可作推、刺、插或作棍打动作,当手中一矛抛出后,便以余下一矛作攻击武器。
不同握法的对打示范
由文莱Maul师傅作单Sibat示范
双Sibat示范
据Krishna Godhania的”Eskrima Filipino Martial Art”一书,Sibat技术有几个不同的招式体系:1.Taw-Taw一种由捕鱼技术和运用钓竿演变而来的打法,以正握法为主,主力以劈打(Slide Strike)攻击敌人手部。
2.Tuwang-Tuwang由木棍运用演变而来,武者以肩膊控制棍的重量和平衡。这是一套近攻技巧,尤其讲究以双头棍打法,亦擅于将对方兵器卸下、失去平衡。
3.Bugsay在内格罗斯岛沿海地区十分流行的技术,由渔民扒木舟的动作演变而来。以反手握法为主,擅长截击(Parrying)敌人的攻击而不以档(Blocking)作防守。
4.TapadoTapado以用较长身的矛或棍为特点。打法讲究进取、主动和连续不断的挥打出招,擅长档(Blocking)而较少拨开(Parrying)。
5.LagasLagas有“探求(to purse)”的意思,这是一门较古老以较长矛打击技,主力以向前进压制对手。防守时不主张“以力格力”,而主张以卸力或改变敌方来棍/矛的攻击方向而使自己免受伤害。
6.Sciensa这种打法强调以拨开(Parrying)为最佳防守,攻势主强以前刺/推及回旋式挥打(Circular Strike)作攻击。
正握法的攻防教学
和其他菲律宾武术一样,短兵器“先习兵器后习拳法”,长兵器Sibat也有由兵器演化而来的手法。下面片段由Mual师傅示范先练长棍(正手握法),再由长棍拨动动作演变而来的手法。出招以拨动打圈手法,截击敌人攻击并再施以拑制,控制了对手身手后施以攻击。
由Sibat演变而来的空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