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三节棍

撰文: 李嘉誉
出版:更新:

三节棍,又名三截棍、三节鞭、盘龙棍等,乃一种中国传统软兵器。它由三条等长的短棍串连而成,短棍间的衔接处则以一个或多个金属圆环牢牢扣紧。按照现时流行的款式,短棍的长度介乎65至70 cm之间、直径不超过5 cm,而圆环的直径则约3 cm,因此一般三节棍的总长度都接近2米。

要挥动如斯长度的兵器,就不能采用过重的材质,所以大部分的三节棍都是取材自白蜡杆,只有少量使用金属物料。现时市面上亦有一些训练专用的款式,以塑胶或海绵制成,方便初学者练习。

专门为练习而设的泡绵三节棍,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IZ67Dn

历史
三节棍的真正历史已不可考,有人认为它是双节棍的其中一个变种,而双节棍则可追溯至春秋时代的梢子棍。

梢子棍又名连珈棍,早在《墨子‧备城门》中便有所记载。它由两节长短不一的棍棒所组成,短棍约长45 cm,称为“梢子”;长棍则为155 cm,称为“棍身”。两棍同样以圆环扣紧,方便兵士从高处敲击对手。

及至宋代年间,梢子棍已经成为军中的常用兵器,甚至有说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凭梢子棍法名动四方。无独有偶,宋太祖所创的“盘龙棍法”,据闻亦是少林棍法的源头之一(详见知拍任君斗——《剑经》)。所以宋代以后的梢子棍法,以及由之演变出来的双节棍,都被视为少林拳系的兵器。

假设三节棍真的脱胎自双节棍,那三节棍应当最早见于宋代中期,而且以北方的习者为主。事实上,现时大部分的三节棍套路,都确实出自少林拳系或其他北方流派。例如东北地区的螳螂拳派,便有一套广为传颂的“虎尾三节棍”:

打法
三节棍的实际应用技法,可以用持棍的方式划分:

1. 若习者双手分持两端梢节,便是将之当成短棍使用,再以中节进行格挡或压制。同时三节之间亦可互相配合,缠绞、夹紧对方的兵器。

2. 若选择一手持梢节、一手持中节,则可当梢子棍般运用,以最前端的梢节扫击敌人,偶尔亦可以用后手梢节的末端敲击对手。据闻此式乃三节棍中的主流用法,学者必须加以熟练。

3. 若双手同持中节,便属所谓的“花法”,即透过旋转棍身来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此式主要用于表演,亦不排除能够在搏击中扰乱敌人,或偶尔扫击到对手。

4. 若以单手或双手持一边梢节,则是用于长距离攻击,亦可如鞭般越过敌人格挡。不过这种用法耗力较巨,而且幅度过大,不宜常用

影视中的三节棍
虽然三节棍属于北方武艺,但它在香港的“知名度”却绝不低。盖因很多香港人熟识的武打明星,都曾在银幕上示范过三节棍法。例如刘家辉师傅,便在经典电影《少林三十六房》中使用过三节棍:

(1977年的邵氏经典电影《少林三十六房》,由刘家𪸩饰演主角三德,剧情中正是由三德和尚发明三节棍)

 

至于港人熟知的“奸人坚”石坚,他曾跟随名师研习北方武术多年,当年便经常在电视节目上表演三节棍,至今依然备受各界称颂:

(石坚叔示范的三节棍法,见2:19)

 

(武当传人袁康就傅士,也曾学习过石坚一系的三节棍法)

 

最后不得不提的武打明星,便是多次饰演民族英雄的李连杰。早在他的处女作《少林寺》(1982年)中,他就表演过一手精湛的三节棍法。及至2006年的电影《霍元甲》,他也是以三节棍迎战日本高手田中安野(中村狮童饰):

(电影《霍元甲》的三节棍武打场景,虽然少不了艺术渲染,但李连杰确实把上文不同的三节棍技法演绎了出来,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