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片武侠英雄是如何建构?

撰文: 来稿文章
出版:更新:

作者:赖家俊
经武备志团队编辑

香港武打电影创造不少经典角色,更擅于发掘近代历史人物,打造为一代英雄。要数当中经典,必推黄飞鸿、霍元甲和叶问。所谓“英雄”,除了行侠仗义,宣传中国传统价值美德,为国民典范外,亦可以是鼓励人心,团结民族,宣扬共拒外侮精神。笔者检视三位经典人物,看看他们如何被打造为电影英雄。

 

黄飞鸿(1856-1925)

黄飞鸿,清末广东著名洪拳宗师,广东“十虎”之一,开设医馆“宝芝琳”济世为怀,后来其妻莫桂兰(1892-1982)和徒弟林世荣(1861-1943)避难来港,开馆授徒,徒孙将其生平故事以小说连载,及后为电影人看中题才,拍成电影而成为港产第一代电影英雄。

黄飞鸿电影系列较霍元甲和叶问复杂,因三者以黄飞鸿电影寿命最长最多变,由1949年第一套黄飞鸿电影问世至今(最近一套为2014年《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已有百多套作品。其间经历三大变,由元祖关德兴版,到八九十年代由成龙等饰演的少年黄飞鸿,到九十年代由李连杰和赵文卓饰演的版本,故笔者会用稍长篇幅论述。

总的来说,电影黄飞鸿在制作初期,并无打算把他打造为一代英雄,随著票房高捷,长拍长有,而加入不少传统中国道德价值元素,开始涉及以德服人,强调师徒情、对弱少人物的同情和警恶惩奸的侠义情怀。而直至九十年代,黄飞鸿在宣扬传统伦理价值外,亦开始出现他对男女观念、父子关系的讨论,黄的角色也进一步国际化,加入了广东地域以外的南北和华洋冲突,除了宣扬传统价值外,更著墨于他在民族大义,对抗外侮的英雄形象。这时期的黄飞鸿,会发扬中国传统美德,但也会质疑中国传统陋习,是一个敢于为中国文化去芜存菁,开放拥抱世界的人物。

 

霍元甲(1868-1910)

 

叶问(1893-1972)

 

小结

电影在英雄的塑造上,会根据时代赋予英雄尚代意义。黄飞鸿、霍元甲和叶问,都尝试标榜他们如何体现传统中国为师者美德,但创作者亦根据故事主人翁地域和时代背景,赋与当代意义。

黄飞鸿作为广东拳师,电影创作时代正值大量四十年代末北方人南下香港之际,但香港仍是一个以广东人为主的城市,北方移民的移入更加强了在地广东人意识,使早年有关黄的电影均以广州为中心和地域意识;而在对待传统上,黄飞鸿由早年传统文化代表,到后来成为反思国故的人物。而回归以后诞生的《霍元甲》和《叶问》电影,受惠于中港合拍片资金大量投入,但亦要考虑在题材上迎合更广大中国市场群众,因而注入民族大义元素。

电影评论学者黄仲鸣指出:“为何民族主义会在近年功夫电影中重新擡头?…原因可能是九七回归后,香港电影为了适应合拍片的要求而改变。合拍片的审查制度和资金投入,影响香港电影的意识形态和题材。……这改变不只在功夫电影,而是遍及所有跟内地有合作关系的香港电影。”邱礼涛的《叶问:终极一战》是一个尝试以香港本土为场景,谈香港的尝试,但当中殖民地警察打击香港工运的情节,有论者指仍然夸大中英对立面,其实也是在玩弄国族元素。

究竟“英雄”应是怎么?有怎么条件?笔者期待将来有不同武打英雄片的新尝试。

 

参考文章:
黄志辉:〈从黄飞鸿电影看功夫片的地域及排外意识〉,收入蒲锋、刘嵚合编《主善为师:黄飞鸿电影研究》,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12。

(图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武备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