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前撑踢(Teep/Push Kick)】动作机制上跟前踢有何分别

撰文: 卫尔良
出版:更新:

撑踢(Push Kick/推踢)跟前踢(Front Snap Kick)都是直线向前踢出的脚法,而且两者的踢击动作非常相似。尤其在搏击应用上,推踢并不只是“推击”,前踢亦不只是“踢击”,于是观众其实很难区别它们。【武备志】今次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既能推击,又能踢击的脚法——撑踢。至于撑踢的应用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说明。

 

撑/推踢(Push Kick)简介

撑踢(Push Kick)见于多种武术的踢技当中,例如在空手道称之为"Mae-Kekomi"(Front Trust Kick),在泰拳称之为"Teep",在跆拳道称之为"Mireo-chagi",在其他武术中亦称为“正蹬”、“前踹”等。

它属于“直线脚”一类,因为它的踢击路线是迳取中线,以直线一点作穿透打击。没错,是打击。其实撑踢并不是一般刻板印象中——只能推走敌人。以不同部位进行打击,在不同时机发力,可以使撑踢成为“推走”或“击倒”对手的踢技。下文会加以说明一下。

在踢击动作动作上,撑踢跟前踢非常类似,但其实两者确有不同。本文末段将为大家略加说明。以下为外国Youtuber GNT所示范的撑踢和前踢,两者在外表上真的非常相似。

短裤GNT示范的是撑踢。(影片撷取自:Youtube,https://youtu.be/FKNWcW7cEz0)
道袍GNT示范的是前踢。(影片撷取自:YouTube,https://youtu.be/D01r29wCzwI)

 

打击部位

撑踢可以脚掌、脚前掌或脚跟部位进行打击,不同部位有著不同的踢击效果,所以应用的时机及作用各有不同。

以整个脚掌作打击,由于打击面较大,跟对手接触的面积较广让踢击冲力分散,使踢击力量由“冲力”变成“推力”。但正因面积大,踢击脚的结构较为稳固,所以可以传送更大的力量“推动”对手,更易“承接”对方的冲力,亦更容易命中对手的肢体部位(如髋部、大腿正面、腹部等),以破坏对方的体势。

以脚前掌进行打击,能获得较远的打击距离。由于面积细,假如速度及贯穿力足够,能造成刺击的效果。可是,以脚前掌踢击必须固定脚腕,否则力量会分散掉,甚至扭伤脚腕。所以在脚腕未有充分锻炼前,建议先以其他部位踢击。

另外有一种打击部位是比较少见的,就是以脚跟进行打击。若以结构而言,脚跟既直接连接脚胫,又是脚掌较大块的骨头,所以打击力应该更大。但是,动作上必须脚腕上翻方能以脚跟踢击,这样令踢击的角度限制在垂直或少许前倾的平面上。若是打击面过于倾前,则拗起的脚掌有机会比脚跟更早击中目标,使力量走掉。而且以脚跟打击的距离最短,较难打出贯穿力强的打击。

 

打击目标

撑踢的使用总括可分成两种:打击和阻截。

有效的打击目标有:头部、太阳神经丛(Solar plexus)、上腹、气门、鸡心、小腹、胁下、大腿正面、胯下等。这些都是人体正面及侧面撑踢较易击中的要害。

另一方面,阻截的重点在于时机上:在对方进攻时以撑踢的结构截停或破坏对方的体势,所以要瞄准对方关节。当然,有效的打击亦可令对手因痛感而停住,但两者慨念不一。跟打击略为不同,因为对方正在进攻,所以阻截并不需要输出很大力量来停住对手。

有效阻截的部位有:膝盖、髋部、小腹、胸骨、锁骨等。只要能成功在对方撑住这些部位,对方便很难继续突进。当然,这需要到良好的撑踢结构和姿势,才能奏效。

 

动作要点

撑踢的动作流程非常简单,所以以下只针对要点进行说明。(影片撷取自:YouTube,GingerNinjaTrickster)

 

1. 踢击时重心脚外踏或外旋,可令髋部扭侧,让踢击脚更易提起。

 

(影片撷取自: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NWcW7cEz0)

2. 踢击脚膝盖向前提起(Chamber),小腿不要过份折脚,反而应该脚掌指前,缩短踢距离。而且提膝时必须稳固重心,保持核心肌肉集中,否则会无法运用身体重量及结构性进行踢击。

 

3. 对于提膝的高度,出现两种取向。传统派认为膝盖提得越高,便能产生越大的力量,所以主张应该尽量提膝,然后才把脚撑前。另一派认为过份提膝会延长踢击时间,难以应付快速多变的搏击环境,所以主张在提膝时应同时把脚掌前撑,省略“储力”动作,缩短踢击时间。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因为在不同的踢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习者应该兼修两种踢法,随机应变。


4. 踢击时髋部的运动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是推髋运动。即骨盆并不需整个扭动(Turn Hip),而只需小幅度依垂直轴旋转(Hip Pivot),让踢击脚撑出时髋部能提供额外加速,提升踢击的贯穿力和力度。其二,是扭转髋部的运动。髋部完全扭侧,可用尽髋部的长度,增加踢击脚的攻击距离。但由于撑踢属于正面直线脚法,完全扭侧的髋部会使力度无法有效传送至踢击脚上,使力度减低。同样,两种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武备志】将会另文详述。

 

5. 踢击时,上身普遍都会上身后倾,以防止对方反击。而在双手的动作上,主要分成两种。一是双手放于前方保持不动,以便随时作出打击或防守动作。二是踢击脚同边的那只手垂直拉后,以增加向前的动能,加强踢击威力。而另一只手则保持防守姿势。


6. 踢击后,切忌放松任由踢击脚自由落下,或停留在空中。应该马上提膝收脚著地,避免被对方抓脚。另外,可以直接前方著地,因可尽快恢复预备姿势。

 

撑踢跟前踢的分别

正如文初所言,前刺式前踢跟撑踢的动作非常相似,但其实际两者在动作连续性和发力方法,以及打击部位上有著微妙的分别。

先说最简单的,前踢(Front Snap Kick)的用法有两种,向前及向上踢击,所以它的打击部位包括脚面,能够打击前倾,甚至时水平的目标。但撑踢主要以向前打击为主,所以它的打击部位只包括脚底部分,无法打击水平的目标。因此在用法上两者有所不同。

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在踢击动作发力上,有根本性的差别。前踢的动能是借助提膝、弹腿、推髋产生的,讲求各部位连贯的同步发力,所产生的力量是短促的。撑踢的动能则借助膝部前撑、身体核心(重心)、踢击脚接连推髋的结构产生的,讲求锁紧身体架构及大腿膝盖前撑的配合,所产生的力量是牢固及发力范围较广的。

因此在前踢时,发力自提膝弹腿一气呵成。而撑踢时,发力是自大腿膝盖前撑方起,而不在提膝动作。所以撑踢的踢击动作实际会分成两部分:非发力的提膝与发力的前撑。

 

总括而言,其实分辨前踢及撑踢才是本文最想探讨的重点。 或者有读者会认为:“招式分类是观众的爱好,不代表选手实际真的有想到什么招式,选手只是针对临场状况去应对,只有自己习惯动作,而无招式可言。”但技术之所以为一个技术,正正是因为不同的技术背后有著各自不同的动作、发力时机、切入角度等,导致各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及应用技巧。有效分辨各种招式技术的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动作机制的真正力量,而非空有其表。

 

之后将会为大家继续介绍撑踢的各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