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日本国技 巨汉的力与美
相扑具有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日本重要的宗教仪式。它比空手道、柔道、剑道等历史深远得多,是日本一种古老的国技。
▍相扑的历史文化
相扑是日本一种古老的国技,但其实早于中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西元前2500年至西元前91年)已有类似的记载,“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佣保杂作,涤器于市中”,文中记载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时,相如穿著“犊鼻裈”在市中卖酒,“犊鼻裈”就是现今相扑手穿著的“丁字裤”。相传在秦代开始就流行一种宫廷体育游戏,叫角牴,《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中有记载:“角力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角牴又名相扑。
后来角牴运动传至日本,渐渐发展成在日本流传了二千年的重要宗教仪式。起初相扑在日本也是作为贵族圈的竞技游戏,每年宫廷都定期举行“相扑大会”。相扑又与一些神道的传说连上关系,关于相扑的古代神话可见《古事记》中有“比力气”的记载。在八世纪后,相扑又成为了武士间竞技显示实力的方法之一。总而言之,开始发展成熟的相扑就是神社祭祀中为了要感谢神明、祈求五谷丰收的神圣仪式,相扑的胜负亦作为五谷丰收与否的占卜指引。传统的相扑台(又称“土俵”)里会埋下代表日本文化的主要粮食例如白米、日本酒、盐等的供奉品。土俵上方则悬吊著与伊势神社同样材质和结构的神社。
▍相扑力士的等级制度
相扑力士分等级制,职业相扑(日本称为大相扑)的选手又分两种,分别是作为练习生、需做杂役的“付人”和作为受薪的正式选手“关取”,“付人”的等级由序之口、序二段、三段目至幕下,“关取”的等级则由十两、幕内、小结、关脇、大关到相扑界最高级别的横纲。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有职业相扑运动,每年有六次比赛,每次赛季为期十五天,不同赛季会在日本不同地区进行。
▍相扑的比赛规则
按中华民国相扑协会的介绍,职业相扑力士身高必须在173cm以上、体重在75kg以上。比赛时力士不可穿著腰带(廻し)以外的衣物,禁止穿戴金属扣环、戒指、手表等阻碍比赛的饰物,十两以上的力士必须梳起“大银杏”发型。相扑比赛的规程根据不同位阶而略有差异。简单来说,职业相扑的比赛不按重量分级,也不计时。比赛时,脚掌以外的任何身体一部分先触及土俵外的地面即判为负方,换言之,即使身体或双脚凌空悬在土俵的稻草圈以外,只要能不及地并回到场内也不算输。除此之外,腰带被拉下或露出重要部位的一方也属负方。虽然没有计时,但相扑比赛要求速战速决,所以比赛通常在短时间内便能分出胜负,有时甚至在几秒钟内便结束。因此,相扑力士在千钧一发之间的猛烈一击往往是叫人对相扑著迷的原因。
相扑比赛规则相对简单,没有过多繁复的规程,只有八项犯规情况,只要选手犯下任何一项即判为负方,犯规情况分别是:用拳头攻击对方、故意抓对方头发、突破攻击对方眼睛和胸部等重要部位、用两手同时抓对方双耳、从正前方或从旁抓对方之腰带、抓喉咙、踢胸或腹、抓住对方一只或两只手指。
▍业余相扑的发展
在日本,全国各地大部分的学校和机构都自己的业余相扑部,不限年龄性别都能参与。业余比赛比职业比赛的发展较后,直至1980年才有第一届的全日本业余相扑锦标赛,随著相扑开始在海外流行及发展成熟,1983年7月,以日本和巴西为首成立的国际相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Sumo Federation, IFS)正式举办国际相扑大赛。为了更有效地推广相扑运动甚至令相扑成功被增设为奥运项目之一,日本相扑联盟在1996年把女子相扑正式命名为“新相扑”,翌年在全日本相扑锦标赛首次诞生女子组赛事。
除了基本赛制与职业相扑赛制大致一样外,业余相扑的比赛有分四个级别,分别是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和开放重量的无限级,世界相扑锦标赛中有分个人赛及团体赛。业余比赛六允许选手在腰带内穿著贴身单车裤,女选手可在腰带内穿上贴身的连体衣。在香港,正式的相扑团体有成立于1991年得日本相扑联盟支持的香港相扑协会,协会每年会带领本地运动员到海外参赛,会员达三百人。
参考影片-GRAND SUMO Highlights - Day 15 Final (27.November.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