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星踪】冼国林:由咏春电影到推广洪拳
电影是推广武术其中一个重要媒介,一套好的武术电影除了有好的导演、武指和演员外,独具慧眼的出品人也必不可少。他们勇于发掘新题材,肯冒风险投资,才会有那么多经典作品面世。这集嘉宾,醉心多种中国拳术,一手促成电影《叶问》系列诞生,更由投资人晋身武术顾问和导演,将中国功夫透过电影发扬光大,他是冼国林。
冼国林早年从事银行业,现在除了是电影投资人外,亦是现任香港武术联会会长。在老师和朋友鼓励下,于2004年于九龙湾开办“民强武术研习社”,早年并不收钱授徒,后来成立慈善基金,将学生学费供入基金作善事,并扩展为现在的“社会共融发展基金”。而自2003年考获国际散打裁判后,亦于武联培训散打教练。
冼国林执导作品《我们的6E班》,收益将归拨“社会共融发展基金”。
说起学武历程,冼国林自言过程复杂而广泛。山东华林派拳师(螳螂拳)李昆山,早年因犯事南下逃亡深圳沙井,并教授冼国林父亲和堂兄拳法。冼国林自七八岁起便跟父亲和堂兄学山东螳螂,当时兴趣不大,并不深入。大约十八岁左右,冼国林在银行上班,适逢银行华员会开太极班,他才再有机会再接触另一门武术,因而学了几年太极、蔡李佛及散打。八十年代末,跟叶问弟子黄汉忠师傅学习咏春,直到2002年黄师傅移民,因为黄师傅身高有六呎多高,他非常想知道身型较矮少的人可以怎打,经黄师傅批准后转跟叶准师傅。冼国林表示他是一个武痴,二十多年来学习不同拳法,希望丰富所学,故于94年曾跟刘家良拜师学洪拳,亦曾跟万佳荣学习大圣劈挂。总结来说,目前仍然深入钻研的是洪拳和咏春。
“过往十年发展咏春颇成功,洪拳师兄弟已多次问我为何不推广洪拳?所以早前趁著刘湛健身同学会六十周年重新组织,希望将刘湛及刘家良系洪拳发扬光大,未来会开一系列洪拳班,并筹备开一套洪拳电影。大约十一月,冼国林将会开办一个大约七日短期课程,全球各国招生,取录本身有洪拳底子的学生,亲自教授刘家良的洪拳,以增进他们的洪拳知识。刘家良师傅后得我一个,我有历史责任推广,用旧桥电影推广是最好。”
洪拳咏春互通之处
洪拳与咏春,这两门拳术冼国林也有深入研究,两者可有互通之处?
“咏春相传自五枚师太,即与洪拳一样源自少林。五枚师太应学过洪拳,即将洪拳改良适应女士所学。咏春与洪拳有渊源,不可以说不合理。咏春出自南少林是不奇怪,例如洪拳有拍手绑手,咏春也有拍手绑手,虎鹤双形开式几下,也与咏春拳类似。若我们相信五枚师太创咏春这传说为前题,那便有理由相信五枚师太根据洪拳功夫改良。”
“但咏春以轻巧转马为主,也与洪拳有关。洪拳不是只有刚,其实是刚柔并济。以我个人研究多年,两者是有相似地方,这说法不多人说。两家在锻炼方法上有不同,咏春是以时间累积,例如摊手要慢慢伸展出自然力量,而洪拳要‘埋包’;有人问咏春木人桩是否练桥手?其实不是。很多人大力硬打是错,实际应该顺势而打。咏春以柔为主,其实指锻炼是柔,打出来是仍有刚,例如打日字冲拳无力,怎么功夫也没用。两家基本功都要练,只是强化体能加筋骨的方式不一样。”
冼国林教授咏春拳节目,强调以实用性研究咏春拳。
冼国林为了推广武术,投身电影圈,首部投资作品《叶问》一炮而红,成为武术电影经典。
“当年我未正式加入电影圈,但想推广咏春,便打算拍套电影。找了多间投资人,他们都以不识叶问为由拒绝投资,说宁可开黄飞鸿。碰巧黄百鸣的电影公司东方娱乐想卖盘,结果我和拍档接盘,并力劝黄百鸣留下。当时我推荐开拍《叶问》,两位合伙人都有犹豫,于是我提出获利我不分钱,输了与我一份。”
开拍《叶问》几经波折
冼国林表示,当年很多人反对起用甄子丹。
“决定开拍找男主角,有人推荐刘德华、梁朝伟。因有我挂名,我十分希望主角能打出咏春感觉,突出咏春手法。刘德华当时没有时间学、梁朝伟肯学但已签了王家卫,黄百鸣便推荐甄子丹。当时很多师叔伯反对,说他太健壮面部表情也不够,他的功夫是打开MMA。”
“碰巧我看了一套电影《咏春》(1994),杨紫琼饰严咏春,演他丈夫梁博滔的甄子丹文戏也很好,结果由我拍板选他为男主角,但开了三个条件:第一要跟我学六个月咏春、第二要减肥15磅、第三要研究叶问形象收歛豪气,结果子丹三样都做到。特别他每次回港都找我,安排时间学咏春,还听闻他订了两个木人桩,每次出外拍戏都带木人椿晚晚练习。他付出这么大,成功是应该,也令我十分敬佩!”
《叶问》预告片
《叶问》公布开拍后,原来差点因版权问题胎死腹中。
“2007年《叶问》一公布开拍,王家卫透过张同祖找师傅和我,说叶准师傅于1997年与王家卫签了合约拍《叶问》,但现在又签给我们,大家便出来谈。气氛起初不太好,后来也达成协议,大家各有各拍,拍出不同风格不影响大家,大家互相尊重支持,后来大家各拍出成绩。”
冼国林武术指导花絮
功夫实用还看实践
当年《叶问》导演叶伟信曾向冼国林说过,一般武术片的武打场面有一段时间打,但咏春快而短,很快打完的手法不容易拍摄。结果拍摄时将咏春的打斗时间拉长,也加入了对蔡李佛情节,这些经过修饰动作的确与现实中咏春有不同。
“现实中的咏春,一定不如电影中打得漂亮。例如在馆中黐手,大家同门教技知道怎出手,在对其他人时你不会预先知他打怎么方向。你练习手法打某个高度,但对战中对手身高不同,你同一手法的高度自然也要调整,当然打不到如电影的美感。”
“电影是用来推广武术,电影中的招式很多可以用,但是否能实战视乎你有多少实践。实践最好方法是不断打,不单同门教量,还要和不同的人上擂台打。《叶问》电影中有一句对话:‘功夫不是讲哪家好打,是看由谁人打。’”
(受访嘉宾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频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