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鹤双形拳
虎鹤双形拳,由洪拳宗师黄飞鸿始创,取意于虎、鹤两种动物的神态,与工字伏虎拳、铁线拳并列为“洪拳三宝”。据说在1908年,黄飞鸿高徒林世荣曾在广州市孤儿院的筹款活动上展示了虎鹤双形拳,赢得了孙中山的赞赏,获赠送“虎鹤先生”的亲笔牌扁。自此,虎鹤双形拳就成为了林世荣的绝活,坊间甚至一度误以为虎鹤双形由林世荣所创。
(林祖儿子林镇辉师傅所示范的虎鹤双拳技法)
虎鹤双形拳很多基本技术都与工字伏虎拳一致,两者都采用四平马、子午马等马步,而穿、挑、标、挡等手法亦大底相同。而套路中的某些招式,如“罗汉晒尸”、“童子拜佛”等,则该是取材自更古典的少林拳法。足见虎鹤双形拳虽然是一套较为晚出的拳法,但却继承了很多传统南拳,甚至北派拳术的招式。
关于虎鹤双形与永春白鹤之间的关系,林世荣曾在其撰写的虎鹤双形拳拳谱中透露线索。他认为虎鹤双形的技法主要有两大元素,一个是洪拳原有的虎形手法,另一边则是源出自“佛家罗汉拳”的鹤手。按照流行说法,白鹤拳始祖为福建女子方七娘。她与父亲方种本是少林弟子,白鹤门内亦有“法太祖教势、行者教道、罗汉示身”一说。所以林世荣提到的“佛家罗汉拳”,极有可能就是指源出自少林一脉的白鹤拳法。事实上,广东和福建拳术本是同源,许多技法俱为闽粤两省的多个流派所共有。黄飞鸿懂得鹤拳手法,或在创拳时曾参考过鹤拳,实在不足为奇。
采各家所长的技法体系,本就令虎鹤双形拳具备不凡价值。而民间各类的影视宣传,就更加使这套拳法名扬粤港两地,最后蜚声海外。盖因林世荣晚年来到香港生活,收了多名弟子,他们大多都从事文艺创作,如作家朱愚斋、导演刘良的父亲刘湛等。他们先后把恩师林世荣及祖师黄飞鸿的事迹,改篇成小说、电影等各种文艺作品。经典例子除了有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还有邵氏年代出品的《陆阿采与黄飞鸿》、《五郎八卦棍》等。这些作品不仅将洪拳“硬桥硬马”的形象深入民心,还让虎鹤双形拳以至整个洪拳体系都为人熟知。
另一方面,虎鹤双形拳本身亦不断随时间演变。林世荣的族侄林祖,就在原本的单练套路之上,加入一个“虎鹤双形对拆”,令虎鹤双形的技法更趋丰富。
(虎鹤双形拳对练套路,乃是对传统虎鹤双形拳的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