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灯柱复活?委员会倡用2招换市民支持智慧灯柱 你接受吗?

撰文: 李家梁
出版:更新:

政府“智慧灯柱”计划备受质疑,但多功能智慧灯柱技术咨询专责委员会于12月10日达成共识,认同智慧灯柱计划“应继续推行”,但会用光学雷达、热能探测器等,替代智慧灯柱上的摄影机,以争取市民支持“智慧灯柱”及“智慧城市”发展。大家又是否支持呢?

身兼委员会召集人的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林伟乔称,委员会建议是回应巿民对私隐关注,强调“香港智慧城市发展不能落后于人,必须急起直追。我们亦会继续开放智慧灯柱收集所得的城市数据,加速推动智慧城巿发展”。

目前智慧灯柱的使用情况。

港府“智慧灯柱”试验计划是什么?

这个全称“多功能智慧灯柱”试验计划为期3年,会在全港人流车流较多的中环和金钟、铜锣湾和湾仔、尖沙嘴、观塘和启德发展区,分阶段安装约400支智慧灯柱,以推动香港智慧城市发展和支持5G无线网络建设。

今年6月起,自今年六月底起,九龙湾常悦道、启德承启道和观塘市中心已有50支投入服务。

“智慧灯柱”为何在香港惹争议?

“智慧灯柱”本身有全景高清摄影机,当局称用作收集实时交通数据、拍摄交通快拍图像等,但外界质疑是否有人脸辨识系统监控市民,修订《逃犯条例》风暴中,亦曾有针对“智慧灯柱”行动,包括拆毁灯柱,结果发现灯柱内部份配件疑来自内地供应商,更添疑虑。

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之后解释,“智慧灯柱”只用作收集交通、气象和空气质素等城市数据,没有人脸识别功能,亦不能侦测或读取身份证资料,惟外界忧虑未息。政府后来暂缓启用部份涉及私隐技术。

智慧灯柱成惹火议题 政府暂缓启用三项涉私隐技术

多功能智慧灯柱技术咨询专责委员会今次就建议,用光学雷达、热能探测器等替代摄影机,以争取市民支持“智慧灯柱”发展,又提出日后如在“智慧灯柱”加入新智能装置,须通过第三方审视评估;政府也要加强公众教育及推广,并在咨询立法会及区议会后,方能安装。

看过委员会方案,大家会否支持“智慧灯柱”计划呢?

智慧灯柱计划非香港独有

其实用“智慧灯柱”收集城市数据,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类似计划。

+1

香港“智慧灯柱”备受争议原因,或多或少是信任问题,因香港背靠中国,而中国的“天眼”人脸辨识监控系统闻名世界,令不少港人担心港府会否透过“智慧灯柱”引入类似控监控系统。虽然政府已澄清“智慧灯柱”没有人脸识别功能,但始终未能完全释疑。

知多些:中国人脸辨识监控系统应用广泛

在中国,人脸辨识系统发展蓬勃,校园监控、乘车、付款交易等,都有应用相关系统,可谓无孔不入,详情可看下列图片↓↓↓(点小图放大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