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骗案新手法!放名表收假USDT 被骗约290万!教分真假虚拟资产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网购骗案·卖名表收假USDT 被骗约290万|网上骗案手法层出不穷,有人收到假货,有人付款后却收不到货品。近日,更出现涉及使用虚拟货币行骗的新型网上拍卖骗案,受害人损失一只价值约 290 多万港元的名表!守网者分享,如何评估交易中虚拟资产的真伪。

在网上拍卖平台第一样要小心的,就是不要先付钱,再收货,大多主张“面交”减少被“走数”的问题。可是,近日有一宗牵涉伪冒虚拟资产的网上骗案。受害人在网上社交平台出售一只价值约 290 多万港元的名表,却最后吸引了一名骗徒。

骗徒表示,可以使用虚拟货币 USDT 付款(约与美元等值),受害人检视虚拟钱包内收取了足够数量的 USDT 后,就将名表交予骗徒。结果,在区块链浏览器(Blockchain Explorer)上仔细检视后才发现,骗徒支付的并不是真正的 USDT,而是价值极低的“BEP-20:Tether USDT”,因此受害人等于把名表拱手相让。

守网者建议进行虚拟货币交易时,留意以下几点:

1)在区块链浏览器上是否已被标注为Phishing(钓鱼诈骗)

2)区块链浏览器上对虚拟资产评估的市场价值是否合理

3)留意在区块链浏览器上显示虚拟资产旁边的图示,一般区块链浏览器对知名虚拟资产均会使用该官方图示

4)查核该虚拟资产在相关区块链上的智慧合约地址(Smart Contract)与交易中的是否相同

避开网购诈骗陷阱

另外,在没有交易保障的拍卖平台交易时,应避免支付订金,甚至先支付后取货的交易方式。交易前,亦要留意该卖家的评论,看看之前的交易情况,作为对该卖家的可信度参考。就算面交,也不建议使用虚拟货币,以免因不了解虚拟货币的运作,导致亏损。

守网者分享,在付款前可以先到“防骗视伏器”,输入卖家店名、网址、电话,评估风险。

资料来源:FB@守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