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DSE独木桥 中三生追觅工程梦 职专国际课程开启升学新路径
有梦想该选择何时开始去追?传统的学习模式及升学路又是否适合自己?这些可能都是大家成长时都会反思的问题。黄浚庭在中三时就决定放弃Band 1学校学位,为追逐工程师梦想另觅蹊径,改读以兴趣和专业为本,且能衔接本地或海外大学的“职专国际课程”(Voc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mes, VB),成功抛开DSE沉重应试压力,以兴趣成就专业,尽情享受各种比赛和境外交流机会,年纪轻轻即在工程学界崭露头角,为未来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当朋友正在努力备考DSE,经历“压力山大”的应试操练时,就读于职业训练局(VTC)辖下青年学院(国际课程)的黄浚庭则来回穿梭于3D打印房和实验室之间,看顾自己设计的工程“小手作”,体验著久违的学习乐趣。不论课内还是课外,“职专国际课程”都致力帮助学生见识更多,规划更远。学院历年来都组织赴英、日、韩等不同国家的游学团,黄浚庭入读VB的两年间也参与其中,去年更代表学院出席VTC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合办的VTC-ITE国际学生研讨会。“来年有机会去新加坡交流,知道那边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也很期待去探访刚结识的‘新’朋友。”黄浚庭坦言中学未必能给予他这样的机会,DSE考生更别想有空间作这样的探索。
转身找回工程初心 “新赛道”兼顾兴趣与资历
5岁时,黄浚庭已发现自己对机械领域“情有独钟”,喜欢仰望天空中飞过的飞机,一双稚眼时刻带著好奇与求知。“父母带我到科学馆玩,还有就是小时候去机场参观,渐渐就迷上了琳瑯满目的机械装置,对工程相关的事物也充满兴趣。”他喜欢钻研不同机械背后的运作原理,更期望有天能运用工程知识去发展出自己的事业,社交平台上关注的专页都和工程科技相关,也经常在网上搜寻有关物理和机械工程发展的资讯,这些都是难以在考试为本的学习模式中得到的学习动力。
一直渴望进入机械工程领域的他觉得在传统中学“越努力、越无力”,每天都只是“死记硬背”,学习一些和工程不相关的科目,让他对数学也提不起学习兴趣,未能展现他在这方面的潜能。直至转读采用专题研习代替传统考试的“职专国际课程”,每天由学院导师带领他接触工程学科最新资讯与设备,透过实际应用来吸收专业知识,除了让学习变得有趣,也让学生的实务技能更扎实,并保持与学界业界技术接轨。
专长终得发挥赢自信 专题研习向大公司取经
黄浚庭终于找到学习的乐趣,更被导师看到他在工程学上的潜质,鼓励并指导他参加不同赛事,先后在HK Jockey Club Solar Challenge(赛马会太阳能关怀计划︰太阳能创未来挑战赛 2024)、中电低碳节能发明大赛及VTC 智慧城市与 STEAM 挑战杯 2024中获奖,目前正为参加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全港学界科技比赛作准备。“要感谢学院导师,特别是Dickson Sir,帮我发现自己的潜质,让我开阔视野,看到未来更多可能”。中学每班有时多达三、四十人,老师自然难以兼顾不同学生需要,反观青年学院(国际课程)采用专题研习教学模式,导师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黄浚庭因此重新燃起学习上的自信与动力,甚至自发提前一年应考IGCSE(英国国际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数学科并考获佳绩。
黄浚庭在3年制的“职专国际课程”中修读工程学,过去不少毕业生均顺利升读本地或海外大学学士课程。学生都是怀著工程师的梦想报读,黄浚庭因此认识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合作、一起比赛,大家互相扶持”,他的目标亦变得更坚定和清晰,计划毕业后升读英国大学,最终目标是考进工程界的国际龙头企业。这也让他特别期待第三学年的Final Year Project,由本地知名企业根据业界实况拟定课题,还要亲身到公司向出题的企业老板演说解决方案。“能让自己认识外面的专业世界,也能让业界认识到自己。”
提早投入专业学习 成就兴趣和梦想
青年学院(国际课程)三年制“职专国际课程”,采用资历受95%英国高等学府承认的BTEC 第三级延伸文凭课程及“英国国际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IGCSE)课程框架,学生毕业后可依成绩升读高级文凭或本地、海外学士学位课程,助学生打开高等学府大门,接通更可期待的未来。
除了“工程”专业,青年学院(国际课程)还提供“设计”及“运动”课程给应届中三学生或以上学历的学生报读。完成中三学生一般亦可获三年学费豁免,不用为学费烦恼。有意在相关领域发展又不想被考试制度束缚的同学,就要做好部署,紧贴青年学院(国际课程)“职专国际课程”最新资讯(www.vtc.edu.hk/vb),提早在兴趣和专业上发挥才华。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