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3政团均各只有1人成功入闸参选 成或败有何含义?

撰文: 文睿 李宇婷
出版:更新:

区议会选举距离投票日12月10日还有约一星期,各政党派候选人都落足火力宣传作最后冲刺,争取在新选制下赢得一席位。区选开锣至今,民主思路、实政圆桌和紫荆党均因只有一人成功入闸而备受关注,究竟三位候选人面对传统大党会如何突破重围?他们又代表甚么的声音参选?倘不幸落败,选民又是否以手中票向社会传达新信息?

《香港01》分别邀请到民主思路离岛区参选人叶浚生、实政圆桌屯门西参选人庄豪锋、紫荆党大埔北参选人吴振辉接受访问,前瞻今届选情。

民主思路叶浚生坦言入闸“唔简单” 要面谈两三次

由行会成员汤家骅召集而成的智库“民主思路”原定派出六至七人参选,最终只有素人叶浚生取得足够三会提名成功参选。今年30岁的叶浚生在岭大社会与公共政策研究学系毕业,他指自四年前作为民主党前离岛区议员徐生雄议员助理,便对离岛区的填海规划、新市镇发展、保育等议题深感兴趣,期望当选后可改善区内交通问题,并平衡到居民日常生活和香港旅游发展。

首次参选的叶浚生回顾入闸之路坦言“唔简单”,不过幸好两年前加入民主思路后一直有协助筹备地区工作,继而认识数位“三会”委员,加上以往任议助时也经常在离岛区议会旁听,对区内事务相当“熟书”,虽然部份“三会”委员需面谈两三次才答允提名,不过最终“咬紧牙关”都能顺利参选。

称政治立场与民主思路相近 自认代表非传统思维

由民主党区议员助理,“跳槽”至代表民主思路参选离岛区区议会,叶浚生认为不同经历最终都是为了“学嘢”,又直言政治立场与民主思路相近,是“理性务实声音”,更相信香港仍需要“求同存异”。

离岛区在全港十八区中占地最广,两大传统政党民建联、工联会也有派员竞选该区议席,对初次参选的叶浚生或是一大挑战。他也承认经验不足,加上智库资源较政党少,但他相信自己能以毅力和智库的系统分析“搭救”。此外,叶浚生认为自己代表了年轻人“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框)的声音,但吸纳年轻人票源也成为各候选人的难题,他指摆街站时也有不少年轻人主动攀谈,讨论区内民生问题,但坦言:“我无可能为咗吸引佢哋嘅票源,而讲佢哋(中听)嘅政纲。”

叶浚生说,智库资源较政党少,但相信能以毅力“搭救”。(林霭怡摄)

区议会不宜标榜路线 叶浚生:我系要处理社区矛盾

叶浚生认为,在区议会内任何路线都不宜再标榜,“以往被呢啲尘埃牵引到,我相信我喺区议会内要处理嘅唔系政制矛盾,而系社区矛盾”,他续指:“希望选民考虑返边一个候选人有毅力、边一个候选人真心聆听各方声音,而唔系标榜住任何政治理念。我哋都系爱香港呢片土地,希望选民谂深一层,究竟政党背景系咪咁紧要呢?”

落败意味民主思路不被认同? 叶浚生:唔合理

叶浚生代表民主思路一人入闸,倘落选是否意味民主思路的定位不被社会认同?叶浚生坦言自己作为政治素人影响力十分细小,“如果你话我今次落败咗,我会谂啲咩呢?我紧系谂自己嘅选举策略啦,会唔会系前期工作做得唔够呢、会唔会系某啲位置斟酌得太耐呢,呢个系一个人生历练。所以当你问一个咁样嘅𡃁仔会唔会系代表住公司嘅生死,我觉得系唔合理。”

离岛候选人除叶浚生、还有报称独立候选人的钟美慧、民建联叶培基和工联会刘展鹏。

钟美慧回应指,其政纲包括“新女性,为你代言”部分,作为离岛区唯一女性参选人,势必要为区内女性权益发声。她又称,作为无党派独立女性候选人,她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束缚更少,看待问题的视野、思路能更加开阔。她又指,今次区议会改革,将长洲、坪洲、等多个岛屿和大屿山划成一个选区,但人口结构、交通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大量的人口集中在东涌,容易忽略其他乡郊居民。她称到坪洲时,公公婆婆亲切地称她为女儿,为她服务离岛增添动力!

民建联叶培基指,离岛是全港最大的选区,部分地方纵使自己未能亲身到现场,都会有义工开街站,他亦会继续洗楼拜访和设街站等,包括在极早或比较夜的时段接触一些日间难接触的街坊。

工联会刘展鹏称,他作为离岛人,对于是次选区扩大至整个离岛,其策略是“跨越政党,团结共赢”,希望透过与新民党合作,能够填补过去服务范围过于集中及服务阶层单一的情况。

实政圆桌庄豪锋参选,冀与田北辰“里应外合”。(郑子峰摄)

实政圆桌庄豪锋担大旗 冀与田北辰“里应外合”

实政圆桌原定计划派出五名成员出选区议会,惟最终只有上届在元朗区议会落败的39岁庄豪锋能成功入闸参选屯门西区选举。新界西将是香港未来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其中屯门将增设过海走线,穿过人工岛其中两个岛屿,直达港岛西,庄豪锋向《香港01》表示,实政圆桌作为对交通有深入了解的政治组织,他认为有助区内交通规划,“我负责喺地区把脉,田生(田北辰)负责喺立法会向高层反映、争取”,形容工作“里应外合”。

另外,他留意到屯门西汇合中产和基层社区,有不少双职和单亲家庭,期望当选后营造屯门西成为幼童友善的社区。

四位同僚“未跑先输” 庄豪锋不认同提名度不公

庄豪锋争取三会提名之路尚算顺利,他自言成功入闸较为幸运,因他身兼三会成员,人脉相对较广,其中一半提名人主动联络他,不过他坦言参选后压力倍增,焦虑更甚于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2019年面对唔同嘅阵营,地区工作、宣传都好严峻,当时甚至要面对暴力情况,但𠮶时嘅压力都无而家咁大⋯⋯自己好似代表紧四位无办法参选嘅成员,同时又系代表实政圆桌争取选民支持。”

虽然有四位同僚“未跑先输”,但庄豪锋都强调改制无问题,亦不认为提名制度不公,仅认为新选制在实际操作上有问题。他解释三会委员去年被委任时,未知自己需要肩负起提名重任,变相有不少三会委员担心得罪人,故宁愿保守、谨慎观察。

欠“铁票”支持 冀吸纳民主派支持者

实政圆桌在屯门西并无桩脚,加上被工联会、民建联两大传统政党夹击,资源上相对输蚀,庄豪锋坦言无“铁票”,选情不乐观。他表示,只能靠实际工作,多加宣传,吸引理性选民和游离票:“不断做街站,令多啲市民知道选举资讯,提佢哋一定要投票,只有多啲人出嚟投票我哋先有胜算。”

不过,他也承认现时选举气氛仍不足够,游离票多寡则取决于选举气氛,故现时除加强在屯门西居民的Facebook群组内分享工作成果,建立网上口碑,实政圆桌将首次为选举“洗楼”,为期四至五日,形容团队将用尽“洪荒之力”拉票。

外界预料“摇摆选民”集中在年轻人和民主派支持者,至于该如何吸引该群选民投票,庄豪锋指经历2019年社会事件后,社会出现撕裂、年轻人赔上前途,希望自己的地区工作可证明有存在价值,“民主派支持者都需要生活,佢哋都系关注同埋爱护自己嘅社区,如果佢哋都想自己社区发展得更好,佢哋都应该要出嚟投票。”

他续指,实政圆桌是“一把比较特别”的声音,有政党背景的候选人意味有既定立场、要与党协调,相反实政圆桌是最能够“原汁原味”反映意见,冀“摇摆选民”能积极投票,扩大区议会内的光谱,“否则光谱太类近,对于社区、畀政府嘅意见都好容易出现盲点”。

庄豪锋强调不会为争取更多选票而调整理念。(郑子峰摄)

庄豪锋坚信:社会仍有必要存在“这种声音”

开明建制及中间派在是次区议会选举的成败得失备受关注,被问到倘不幸落选是否意味实政圆桌的政治线路不再被大众接纳,庄豪锋认为,不论多数还是少数,社会仍有必要存在“这种声音”,强调即使落选都会坚持理念,用他们想代表的声音行一条路,吸引同一条路的支持者,不会为争取更多选票而调整理念。

庄豪锋续指,游离票需要时间观察新选制下的区议会,“始终一定要有人做,唔通个个觉得喺呢条路冇选票佢就唔做咩,香港就无咗呢啲声音㗎啦,而我哋系坚信呢条路先系香港长期稳定发展嘅方向”。他最后寄语自己“路难行,继续行”。

屯门西候选还有独立候选人邓德成、民建联钟健峰和工联会徐帆。

邓德成表示,除传统拉票方法外,亦有不定期和KOL做直播,相信较街站有效。至于是否能转化为票源,他表示有待验证,未来几天的冲刺期会加强拉票工作。

民建联钟健峰指,鉴于今次选区范围扩大,会多去团队以往较少触及到的地方,争取街坊支持。他认为家访是选举重要的一环,会加倍努力争取更多市民支持。

工联会徐帆认为,屯门社区发展需要有新思维,当中需要“稳中求变”及“聚焦创新”。他建议政府需要重新研究规划屯荃铁路,将铁路伸延至福田口岸,以应付未来屯门居民的需要。

首次参与区议会选举的紫荆党,派吴振辉参加大埔北地方选区直选。(李宇婷摄)

紫荆党吴振辉要求特赦反修例被捕学生 冀助吸青年票

首次参与区议会选举的紫荆党,派出吴振辉参加大埔北地方选区直选。紫荆党近日要求特赦反修例被捕学生,认为许多人把问题简单归咎于年轻人并不公正,形容“被捕年轻人也是受害者”,并发起市民联署争取支持加快审理被捕学生案件。吴振辉希望在社会引起回响,让人认识紫荆党,又预期对争取后生票源有帮助,自己作为细党了解自身的劣势,但对自身的优势也充满信心,希望紫荆党不一样的定位、不一样的政纲、不一样的行动力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让该党成为此次竞选的黑马。

至于只派一人出选,若最终败选后的部署,吴振辉说当然希望可以胜出,也十分看重整个选举的过程,希望通过一个半月的选举达到宣传党的理念、党的核心主张与党的政策纲领的目的,不论当选还是落选,他和他的党友都会在大埔北落地生根,抓住一些具体的事项,扎扎实实地为大埔北市民服务。

他指紫荆党第一次参选,需要时间发酵,“一下子成功固然好 ,输咗也未必是不被(社会)认可”,他续指改革的路不是一开始就成功,需要一点比较长的时间,就算落选都无影响,紫荆党在政见方面比较中间派走理性路线,会继续宣掦党的理念。

吴振辉期望在基层民众的支持下,通过民意倒逼立法会和政府推动地区性的改革,进而总结经验将改革推至全香港。(李宇婷摄)

吴振辉冀透过民意逼政府推动地区改革

紫荆党第一次参选,为何选择在大埔北?吴振辉指大埔北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停滞,回归以后政府在大埔北几乎没有大规模土地开发与建设,因此他们提出让大埔北成为改革试点区,希望以此发挥大埔北既有的工业基础与地理、交通优势,加快北部都会区落地。吴振辉说,其实一些拥有土地的村民都想尽快开发,对于他们的设想是“举双手欢迎”。

该党认为大埔可成为国际化社区及资金之都,包括引入国际企业、教育机构及国际组织,以资金推动科技发展,并连结北部都会区。被问到当选后会如何跟进,吴振辉说在基层民众的支持下,通过民意倒逼立法会和政府推动地区性的改革,进而总结经验将改革推至全香港,至于没有来自紫荆党的立法会议员,如何把政策放到立法会上跟进,吴振辉重申指要听取民意,透过区议员或媒体让政府了解状况。

大埔北候选人还有新民党刘文杰、无申报政治联系骆小鸾、民建联胡绰谦、报称为独立候选人的叶伟儿和工联会吴尉行。

新民党刘文杰表示,自己作为大埔人,与隔篱邻舍都有良好关系,故有不少街坊愿意加入义工团协助他宣传。他建议在大埔北引入内地云巴等先进的集体运输方法改善区内交通问题。

骆小鸾表示,选举临近,感受到大埔北的选情越来越热烈,她指除了继续街站和家访的宣传工作外,亦会举办小型或中型的造势会,促进与当区选民的交流互动。

叶伟儿形容自己是“百分百土生土长”大埔人,将在选举期最后阶段入村拜访及上楼家访。他促请政府善用乡郊闲置土地,批准于闲置土地兴建电动车充电站。

民建联胡绰谦指团队会做冲刺工作,首先会恒常地设街站和未来会有巴士巡游,亦会有电话的拉票活动和在社交媒体上宣传,籍此提醒居民投票和支持自己。

工联会吴尉行表示,会继续争取居民的支持,整个拉票的期间,收到不少居民就区内情况反映问题,未来会继续跟进,改善民生。

区议会选举2023已报名参选人名单

更多区议会选举新闻,请参阅:区议会选举2023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