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黑雨|宁汉豪:加快改善黄大仙港岛东防洪 邓炳强:检讨应变
九月初的世纪黑雨揭示本港防洪工作有待完善。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18日)称,正检视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项目推展优次,以尽快改善较高水浸风险的地区如港岛东区、黄大仙区及其他低漥地区。渠务署会采取一切可行方法,例如在向立法会申请拨款时进行同步招标工作,尽力缩短工程设计、采购及施工时间,以尽快开展和完成改善工程。
她强调,渠务署正进行11项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包括兴建雨水渠和地下蓄洪池,另有18项防洪/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正在规划中。
她以书面回应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有关提升防洪能力的质询时又指,为进一步应对近年越趋频繁的极端天气,渠务署作出超前部2022年展开一项“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规划研究”,目的是评估气候变化至世纪末对本港雨水排放系统的影响,及制定全新全面的全港性防洪管理策略。预计有关研究将于2024年完成。
▼9月8日 黄大仙中心北馆及附近店舖水淹情况▼
另外,经民联立法会议员陆瀚民同样以书面质询上月的500年一遇暴雨,政府首次发出“极端状况”的机制,及当局有否制定机制透过“紧急警示系统”向市民发放与天灾有关警示,及有否制定更完善应对方案,为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作更好准备。
邓炳强:应变计划会精益求精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称政府正就近月的台风、暴雨和水浸处理进行检讨,完善处理相关事故的能力和安全系数,务求将相关事故对市民所带来的影响减至最低。他又称,政府会在天灾后总结经验,检讨应变计划内容,务求精益求精。
邓炳强又指,政府已制定一套灵活积极的灾难管理策略,每年风季前,保安局会举办跨部门演习。他续指,如遇上超强台风吹袭香港或其他严重天灾,政务司司长会设立及领导一个由相关主要官员组成的督导委员会,加强协调准备、应变和善后,各个阶段的工作。
▼9月7日晚上黑雨袭港▼
▼9月8日下午沙田“洪水”▼
发布“极端情况”的两大考虑因素
他又指,保安局辖下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会协助督导委员会,联同相关政策局和部门评估天灾对香港的影响。如出现极端而广泛的影响,例如大规模停电、广泛地区水浸、严重山泥倾泻,或公共交通服务严重受阻,督导委员会会考虑是否需要作“极端情况 ”公布。此外,如台风过后有其他持续严重影响在职市民有效复工的情况,政府也会考虑发出极端情况公布,让市民留在原来安全地点。
警示系统分两级制
外界质疑政府当年动用逾亿元设立的紧急警示系统,在五百年一遇暴雨期间未有应用提醒市民。邓炳强则表示,政府2020年 11月正式推出紧急警示系统,目的是让各政策局/部门在未能预知并可能导致关键基础设施出现全港性/大型故障,或危及广泛人命产生安 全紧急情况下,向流动电话用户发出有迫切性的公告及讯息。
紧急警示系统分两级,包括“紧急警示”适用于可能危及广泛人命财产安全的紧急讯息,如大型台风导致广泛基建破坏等;及“极度紧急警示”以处理极端紧急、要即时通知市民以保障人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例如严重地震、海啸、恐袭等。根据机制,各政策局/部门在有充分理由的紧急情况下,在取得相关政策局局长的批准后,或如属“极度紧急警示”,则要获政务司司长批准,可透过紧急警示系统输入平台发送相关紧急警示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