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礼文化”新共识下 民建联明筹款晚宴“星光略暗淡”?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地区民政专员盛大饯别宴招来外界狠批本港“主礼文化”,特首李家超指社会经常举办主礼活动的一些习惯,是否应该与时并进?各司局长近日收接获通知要求做好分工,互相配合出席活动,令原获“豁免”、明天(8日)举行的民建联筹晚宴受波及,政府最高层空群而出撑场的画面将不复见“星光略显暗淡”。

不过,民建联毕竟是本港第一大政党,故出席官员仍属最高规格,包括特首李家超、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加三名职责或与民建联有渊源的局长出席,包括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和出身民建联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中联办主任郑雁雄也会出席。

+1

正如特首李家超之前回应饯别宴一事时称,政府官员,包括他自己,平日都会获邀出席不同规模和形式的活动,主办团体都是为香港建设出心出力,官员出席这些活动,是政府对社会各界表达支持,跟不同界别保持联系的其中一个方法,过往有不少活动的主办单位会同时邀请多位司局长和同事一同出席,参加活动或作主礼嘉宾。他关注的是有时会出现多位司局长同时出席同一个主礼的情况,他期望就此建立新共识。

所以我希望借此机会建立新的共识,以后的主礼活动,希望筹办组织不要着眼于多少位司长或局长出席的数目,只要有政府官员出席,就代表政府的支持。我跟司局长在政府内部会有分工,政府团队会互补和互相配合出席这些活动。
行政长官李家超

两日内三活动 忧有观感问题

据悉,政府内部原认为基于早前其他政党党庆,政府最高层几乎全员参与,加上民建联筹款晚宴的邀请,早于饯别宴风波爆出前已发出,理应如其他政党般“一视同仁”对待。不过,由于今日和明日,分别有两家传媒的创刊周年纪念和民建联筹款晚宴,三个活动均是向政府高层广发邀请,令当局不得不再思考,始终特首表明要建立“新共识”,言犹在耳,短时间内即有政党、传媒获“豁免”,实在说不过去;加上三个活动举行时间极度接近,必须要考虑公众观感问题,故决定要作分工。

至于新共识下,是否每次只限最多3名问责局长赴会,消息则指并非一成不变,部分活动如七一庆回归、十一国庆等,则尽量要多官员参加。

多名民政事务专员缺席

另外,消息指多名获邀的地区民政事务专员最终也会缺席晚宴。

2018年民建联筹款晚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世茂房地产主席许荣茂(左三)以1000万元投得饶宗颐墨宝“量宽福厚”。2014年,许荣茂以1380万元投得时任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的说法“骏程万里”。(资料图片)

而李家超率领陈国基和陈茂波出席,已反映政府的高度重视;至于三名局长与会的局长,曾国卫和麦美娟的职责与政党密不可分,许正宇因与民建联的渊源出席。

民建联过去每两年举办筹款晚会,受疫情影响,对上一次已是2018年举行。今年在会展延开约80席,卖台分四级制,每台12人,由8万8千元至最贵38万元不等,全数酒席己已悉数售出。

但无论如何,今次出席官员规模,将不及3月经民联十周年晚宴或8月的新民党党庆,当时特首及所有在港的司局长们皆有出席。

陈克勤:筹款晚宴有异于联谊活动

民建联副主席陈克勤指,晚宴目的是筹款,以支持社会服务,会邀请官员、支持者和赞助者等出席,有异于普通联谊活动。他强调,一直有举行筹款晚宴,且得到社会和不同人士的认可,民建联经费大部分来自筹款,故筹款晚宴对民建联属较重要活动,期望晚宴能顺利举行,有助该党开展地区服务,惠及全港市民。

陈克勤又表示,有就晚宴与政府详细沟通,已邀请特首李家超、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及部分官员出席。他说,有些问责官员本来是民建联党员,即使他们加入政府问责团队,但会以民建联党员的身份出席晚宴。

问责司局长当中,除许正宇出身民建联外,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也曾是民建联成员,但他在加入政府前宣布退党。副局长当中,来自民建联的则有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陈百里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的胡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