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百多宗资料外泄数十万人中招 年半间3人因“起底”被定罪
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起底”风气盛行,有不少警员因此遭受网络攻击,政府随即将“起底”刑事化。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今日(6日)就2023至2024年度开支预算书面回复议员质询,指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本年度预算开支由去年度的8,946万元,增加至本年度的9,446万元,增幅5.6%,当局表示将会善用拨款以打击“起底”的宣传及教育活动、刑事调查和检控工作等。
当局透露,自《2021年个人资料(私隐)(修订)条例》在2021年生效至2023年,年半间已进行了16次“起底”拘捕行动,其中3人被定罪,当中“起底”的原因主要涉及金钱、工作或感情纠纷。
私隐专员公署本年度拨款近亿元 同比升5.6%
被问到公署本年度的预算开支大增,当中有否涉及负责执行“起底”工作的开支预算,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表示,因应工作有所增加,公署的拨款亦由2022至23年度(修订预算)的8,946万元增加至2023至24年度的9,446万元,增幅为5.6%。相关拨款涵盖公署的整体工作开支,当中包括打击 “起底”的宣传及教有活动以及就“起底”个案作出的刑事调查和检控工作,强调会继续善用资源有效推行其各项工作,包括致力打击“起底”行为以保障市民的个人资料私隐。
当局亦透露了过去三年共接获398宗个人资料外泄事故通报,分别是2019至2020年度的150宗,受影响人数约71万;2020至2021年度的106宗,受影响人数约85万;2021至2022年度的142宗,受影响人数约68万。
当局又指,自《2021年个人资料(私隐)(修订)条例》生效以来,截至今年2月28日,公署共进行了16次“起底”拘捕行动,包括两次与警方的联合行动,共拘捕16名人士,其中5人其后被提出检控,当中3人被定罪。局方续指,被捕人士“起底”的原因主要涉及金钱、工作或感情纠纷,而“起底”的途径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即时通讯软件及单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