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称普选非优先工作 制度要以结果为目标 衡量市民得益
撰文: 周皓宜
出版:更新:
今份《施政报告》没有提及普选或政制发展,特首李家超在有线节目《有理有得倾》上表示,优先工作不在选举制度改革,而是按着现有制度安排选举,产生为香港做实事的人,包括政府和议员。他指,《基本法》已列出选举制度、目标和步伐该如何推进。
李家超指,评价选举制度时,也应该“以结果为目标”,例如完善选举制度后经历三场选举,选举过程大为理顺,立法会议政论政“高效、高质”,应从结果判断。他认为大家可以探讨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任何地方的选举制度,都一定追溯它的历史来源、社会的演变及最终制度所产生出来,最后市民的得益有多大。”
《施政报告》强调“抢人才”、“抢企业”,被问到纸包饮品盒回收厂“喵坊”被逼迁,是否反映只顾抢外来企业,而缺乏本地企业。李家超称,他尊重各行发展,鼓励多元发展,但要考虑整体社会情况,按发展利益定优次,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他说以往香港没有产业政策,导致产业单一化,韧力不够好,又称若未能发展创科,本港竞争力一定落后。
教师若违背爱国爱港 李家超:要处理他
《施政报告》亦提出改善学校的发展与问责架构,落实“全校参与模式完善国民教育”,李家超表示,家长也希望子女接受价值教育,教师讲述正确的道理,强调主流价值观应该是弘扬爱国爱港、拥护“一国两制”,没有含糊的地方,若有教师并非违背这些价值观他不认同,“就要处理他。”他强调,教育局有相关指引和课程,香港透明度非常高,社会要监管。